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8

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初三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蕈菌(xùn) 槲树(hú) 虬枝(qióng) 绳纆 (mè)

B 禀赋(bǐng) 婆娑(shuō) 隳突(huī) 惴惴不安(zhuì)

C 蹴尔(cù) 订正 (dīng) 移徙(xí) 锲而不舍(qiè)

D 炽热 (chì) 绮户 (qǐ) 颠簸(bǒ) 数见不鲜(shuò)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恹恹 锤练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B 淅沥 攀缘 纵横绝荡 偃苗助长

C 澎湃 流连 猗郁 浮想连翩

D 狡黠 共勉 湛蓝 沁人心脾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我们以隆重 中国共产党90周年为契机,热情 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丰功伟绩。

②接连出现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 我们,必须积极推进道德文化和法律法规的建设,以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并从根本 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为滋生的土壤。

A.祝贺 歌颂 警告 剔除 B.庆祝 赞颂 警告 铲除

C.庆祝 讴歌 警示 铲除 D.祝贺 讴歌 警示 剔除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向分流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B基础知识的学习最需要扎扎实实的循序渐进,不下苦功夫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C 当我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时就应该努力改正,歧路亡羊,为时未晚。

D 他为人一点都不吝啬,当朋友们经济上有困难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找这个大方之家帮忙。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市有关部门联合检查组发现在例行检查时,个别网吧接纳了未成年人。

B.在“全运会”的筹备会上,沈阳市各相关部门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6、下列各项中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 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代表作《庄子》又称《南华经》,共七篇。

B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C宋词按照风格大致可以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类,晏殊、李清照、辛弃疾都是南宋的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D 《捕蛇者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近似现代的杂文,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叙议结合,核心是叙。该文选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7、仔细阅读下面语句,选出排列正确的一项( )(3分)

①当它们之中出现“伤员”时,大队藏羚羊就会减慢前进的速度来照顾,以防止猛兽吃掉负伤者。

②正是这个习性被盗猎分子所利用。

③藏羚羊有着顽强而自尊的品格。

④它们能够战胜世界上最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是因为它们有着极好的群体精神。

⑤在盗猎现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数百头藏羚羊全部被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A.④①②⑤③ B.③①②⑤④ C.③④①②⑤ D.⑤③④②①

8、下列加点字意义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 )(3分)

A马之千里者 宋之庖丁学解牛 此之谓失其本心 不图为乐之至于死

B任重而道远 执策而临之 吾恂恂而起 而山不加增

C以残年余力 策之不以其道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 其妻献疑曰 其真无马邪 安求其能千里也 河伯始旋其面目

9、诗文默写。(8分)

⑴ 春蚕到死丝方尽, 。

⑵ ,长河落日圆。

⑶ 不应有恨, 。

⑷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⑸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6)《浣溪沙》中抒发惜春伤时之情的对偶句,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7)《〈论语〉十则》中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提到读书人应该有远大抱负和坚强意志的一则是: ,任重而道远。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后面问题(5分)

[双调]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0、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11、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9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巳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12、按照课文,将应填写在横线上的句子写在下面。(1分)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由是则生而不用也 生: ② 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5、概括文章主旨。(2分)

(三)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7分)

仲尼相鲁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①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不如阴②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③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

(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①晏子:晏婴,为春秋 时期齐国国相 。②阴:假意。③强谏:竭力规劝。

16、解释句中加点词语。(2分)

(1) 纳 (2)若

17、翻译句子。(2分)

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

18、断句(2分)

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

19、引文塑造了晏子 的政治家 的形象。(1分)

(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7分)

说“屏”

陈从周

① “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④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⑤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20、通读全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屏风的特点外,主要介绍了屏风的

屏风的 和屏风的 (3分)

21、找出文中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不得与22题重复)。(2分)

22、文中引用了古诗词,说说有什么作用。(2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12分)

读“磨脑子”的书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A)。

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B)。“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拒绝,还意味着,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球赛的热闹,酣睡的香甜, ,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23、阅读全文,说说读“磨脑子”的书有哪些益处。(3分)

24、文中划线的A、B两句都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句中“现成的肉”、“烂杏”各指什么?(3分)

25、联系实际,你认为文中空格处还可以填入哪些“应该适当拒绝”的内容,请写在下面的空格内,句式与上文一致。(3分)

26、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自己阅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或有关内容,并说说对这一情节或内容的体验和感悟。(3分)

(六)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8分)

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

①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荫遮蔽着地面。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清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

②那天特别高兴,动了未泯的童心,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__________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_____碧玉,在____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___晶莹的露珠。

③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地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④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我们都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一丈多长平放的凹槽,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小时候我们对这棵驼背分外有感情,把它中空的那段凹槽当作一条“船”。几个伙伴爬上去,敲起小锣鼓,以竹竿当桨七上八落地划起来,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地划着。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我们带到秋苗青青的田野上,绕过燃烧着火红杜鹃的山坡,穿过飘着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树林,到大江大海去,到很远很美丽的地方去……

⑤使人留恋的还有铺在榕树头四周的长长的石板条,夏日里,那是农人们的“宝座”和“凉床”。中午,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洒落一地的阴凉,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到这里透一口气。傍晚,人们在一天辛劳后,躺在用溪水冲洗过的石板上,享受习习的晚风。高兴时,还有人拉起胡琴,用粗犷的喉咙唱几段充满原野风味的小曲,在苦涩的日子里寻一点短暂的安慰和满足。

⑥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有时早上醒来,清露润湿了头发,感到凉飕飕的寒意,才发觉枕头不见了,探头往桥下一看,原来是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石滩上……

⑦但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着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但我确实知道,这一觉已睡过三十年,而人也已离乡千里万里外了!

⑧“爸爸,爸爸,再给我做几个哨笛。”不知什么时候,小儿子也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给他吹。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遥远的异乡怀念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象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⑨故乡的榕树啊……

27、请简要概括作者回忆的“记忆里的故事”。(2分)

28、将下列叠词分别填入第②段中的画线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

A.串串 B.团团

C.片片 D.袅袅

29、联系上下文,仿照第⑥段划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2分)

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

30、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并将你的感悟写出来。(2分)

三、作文(40分)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半命题作文

题目:做人从 开始

要求: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话题作文

学会拒绝,为我们的心灵守候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生活擦亮美好的明天。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里,学会拒绝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药。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懒惰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学会拒绝骚扰侵害……请以“学会拒绝”为话题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D 6B 7C 8C 9略

10 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11 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了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1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13 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增加,指带来好处。

14(1)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2)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15舍生取义(或直接摘录原文“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6接纳 你

17过了一年,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18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

19足智多谋

20作用(安置在室内外)、种类、在设置上应该主要的问题。

21略

22引用古诗词,使文章具有诗意和韵味,突出了屏的文化底蕴。(大意相同或言之有理即可

23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得到非同一般的快乐;是与智者的对话。(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4第一问:比喻论证。(1分)第二问:“现成的肉”指不磨脑子的书;“烂杏”指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2分,每点1分)

25例:游戏的畅快、电脑的奇妙、影视的缤纷、旅游的轻松、散步的悠闲(每处1分)

26能简要写出一个情节或一方面的内容,得2分。写出与情节或内容有关的体验和感悟,并言之成理,得2分。

27把榕树中空的凹槽当船划;夏日,在榕树下的石板条上休息、纳凉。

28 B、C、D、A

29、略。只要言之有理,符合语境特点即可。

30、示例: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小鸟”之喻,充分表现了心情的轻快、愉悦和联想的迅捷。“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照应自己千里万里远离故乡的实际,并借助飞鸟的“飞”与“停”,巧妙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文笔自然,不露痕迹。“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紧紧抓住了故乡榕树的主要特征,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之情。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音乐迷”老爸
飞向未来的星球
我的家乡——揭西
我爱你,春天
激烈的拔河比赛
难忘的校园
给老师的一封信
博客感想
游虎山公园
“鬼”打来的电话
我十三岁了
Thank you for you ending
爸爸
幸福
发现王国之旅有感
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意识的途径
宝玉是作者树立的反面教员
理想信念教育是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
国际留学实验班开展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
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推广
探析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
发挥统计职能 服务经济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初中数学教学呈现问题及解决策略
完善质量管理 构建和谐药检
关于如何发挥财政职能支持三农工作浅谈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提高途径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构建高效课堂 营造一流学校
结合数学建模谈“教学相长”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一
《鞋匠的儿子》教学实录
《牛郎织女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二
《鞋匠的儿子》
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实录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一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2
《草原》教学设计三
《草原》教学设计二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1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3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