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2011年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1年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0

2011年秋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 )细的游丝拂( )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他总是把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调理成文zhōu zhou( )( )的语句,郑重地装进信封,然后,把一颗颗破碎和焦zhuó( )的心亲自带向远方。

2、仔细观察下面这个有趣的表格,想一想其中数字的排列有何特点?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不超过30个字。(2分)

438

951

276

3.综合性学习(3分)

让人类远离战争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某班同学开展了以“用你我的爱驱散战争的阴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与。

某同学搜集了以下战争的图片与资料,打算以“战争”为题材办一期黑板报,要求分三类编排,你觉得如何编排?并说说理由。

(1)第二次世界大战图片资料;(2)解放战争图片资料;(3)伊拉克战争图片资料;(4)赤璧之战图片资料;(5)甲午中日战争图片资料;(6)官渡之战图片资料

我的编排:

我的理由:

4、(3分)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007年11月18日晚,十一届全运会会徽评选结果在山东电视台演播大厅向社会公布,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团队孙大刚等人设计的“和谐中华、活力山东”主题设计作品最终从三千多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运会会徽。

十一届全运会会徽由数个运动的抽象人形组成,设计理念富有创意,设计语言准确,设计风格简明单纯,总体把握住了“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设计理念,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会徽对中华文明、齐鲁文明、现代文明内涵体现得比较准确,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具有竞技体育的韵味,同时符合当代审美要求。

5、按要求填空(12分)

(1) ( )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 》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骆驼祥子》是平民出身的中国现代作家( )写的一部小说,作品描绘了老实坚韧的祥子一生遭遇,其中还塑造了祥子妻子( )的大胆泼辣而又有点变态的形象。你还知道本书作者的其他作品吗?请写出一部《 》。

(3) 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完整诗句是:

(4)请写出崔颢《黄鹤楼》诗的颈联

(5)气蒸云梦泽,______。

(6)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7) ,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二 、阅读 (48分)(一)(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6.雨果对圆明园总的评价是什么?(2分)

7.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概括性的语句)(4分)

8.在蒋述园中之物时,作者是按着怎样的顺序进行的?都介绍了哪些内容?(分析“请您想像有……那就是这座名园。”)(4分)

9.请你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6分)

⑴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⑵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艺术无国界)

.

(二) 阅读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完成下面问题(12分)

国家游泳中心又被称为“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A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国家游泳中心建设主要的先进节能技术包括热泵的选用、太阳能的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先进的采暖空调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和其他节能环保技术,如采用内外墙保温,减少能量的损失;采用高效节能光源与照明控制技术等。这些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的采用,为我国今后建筑节能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还可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我国建筑节能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水立方首次采用的ETFE膜材料,可以最恰当地表现“水立方”,“水立方”的外形看上去就像一个蓝色的水盒子,而墙面就像一团无规则的泡泡。这个泡泡所用的材料“ETF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聚氟乙烯”。这种材料耐腐蚀性、保温性俱佳,自清洁能力强。国外的抗老化试验证明,它可以使用15至20年。而且这种材料也很结实,据称,人在上面跳跃也不会损伤它。同时由于自身的绝水性,它可以利用自然雨水完成自身清洁,是一种新兴的环保材料。犹如一个个“水泡泡”的ETFE膜具有较好抗压性,厚度仅如同一张纸的ETFE膜构成的气枕,甚至可以承受一辆汽车的重量。气枕根据摆放位置的不同,外层膜上分布着密度不均的镀点,B这镀点将有效的屏蔽直射入馆内的日光,起到遮光、降温的作用。

10.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对你的朋友简单介绍一下“水立方”:(3分)

11.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12.仔细研读最后一节,说说“ 水立方”采用 ETFE膜作为材料的原因:(3分)

13.“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三大核心理念,对于北京奥运会的各项工作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 请结合上文,分别说说“水立方”是如何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 理念的。(4分)

(三)阅读《老妪》一文,回答问题。(20分)

①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做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②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③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

④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⑤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⑥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⑦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⑧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等等……

⑨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⑩“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11)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12)儿子仰脸看我。

(13)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14)而公园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前时,见一老叟,守着她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15)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

14.阅读文章第④段中划线句子,回答:(4分)

(1)“我”“不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产生“体恤”和“怜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5.给文中结尾的“尊贵”一词找一个反义词。(2分)

16.(4分)第⑨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属于人物描写中的________描写。结合全文思考:这样描写老妪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请找出文中分别描写两位老人的目光且前后呼应的句子,

回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我”为什么故意多给老妪两毛钱?后来,“我”为什么又觉得自己的行为很“猥琐”?

三、作文 (50分)

题目: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请以“渴望得到______________”为题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写实事、抒真情; 3、600字左右;

4、作文中不允许出现真实姓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qiān fú 绉绉 灼

2、(2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渗透,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分析、表达的能力,对考生的思维水平要求较高,答案是开放的,只要能归纳出排列上的特点就行了。如可归纳出:“它的每一列、每一行及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相等。”

3、略

4、十一届全运会会徽颁布

5、(1)王羲之 兰亭集序 (2) 老舍 虎妞 四世同堂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波撼岳阳城 (6)山山唯落晖 (7)乡泪客中尽

二 、阅读 (48分)(一)(16分)

6.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

7.(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8.由概括到具体到再概括。依次介绍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

9.⑴圆明园是东方艺术的典范。

⑵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随着世界的发展,一切到最后也将没有国界。

(二) 阅读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完成下面问题(12分)

10.包含下列要点:①是国家游泳中心②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③采用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④首次采用ETFE膜材料⑤其他各种优点 等

11. A.“之一”表明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中的一个,还有其他,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大意对即可) 或:

B. “有效”强调了镀点对屏蔽直射入馆内的日光的效果明显,如去掉,则表意不明,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2. ①可以最恰当地表现“水立方”,

②这种材料耐腐蚀性、保温性俱佳,自清洁能力强,而且这种材料也很结实,是一种新兴的环保材料。

③起到遮光、降温的作用。

13. “绿色奥运”体现在: 利用太阳能;其他节能环保技术;利用采用新兴的环保材料--ETFE膜材料等

“科技奥运”体现在:运用先进节能技术,包括热泵的选用、太阳能的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先进的采暖空调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和其他节能环保技术,采用高效节能光源与照明控制技术等。

(三)阅读《老妪》一文,回答问题。(20分)

14.(1)男人们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2)老妪不善招徕,生意冷清

15.猥琐

16.肖像 以没有美感的外表反衬老妪人格的高尚。

17.老妪“目光睃向眼前行人……目光里绝无半点儿乞意”与老叟“目光偶向眼前行人一睃……绝无半点乞意”前后呼应。 这样写突出了两位老人自甘冷清、坚守人格的高贵品质。

18.为了获得自信自己仍然立在好人边上的自慰,老妪退钱表现了“人心的尊贵”,相比之下,“我”深感自己的行为比较庸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博客感想
幸福
我十三岁了
游虎山公园
爸爸
“鬼”打来的电话
飞向未来的星球
给老师的一封信
Thank you for you ending
激烈的拔河比赛
发现王国之旅有感
我的家乡——揭西
“音乐迷”老爸
我爱你,春天
难忘的校园
宝玉是作者树立的反面教员
初中数学教学呈现问题及解决策略
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推广
关于如何发挥财政职能支持三农工作浅谈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提高途径
理想信念教育是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
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意识的途径
完善质量管理 构建和谐药检
国际留学实验班开展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
发挥统计职能 服务经济发展
探析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结合数学建模谈“教学相长”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构建高效课堂 营造一流学校
《草原》教学设计二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3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一
《鞋匠的儿子》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2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二
《草原》教学设计三
《鞋匠的儿子》教学实录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1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一
《牛郎织女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实录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实录
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