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李家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李家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李家中学2011-2012学年(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已经迈入了艰难、辛苦而又甜蜜的九年级。这将是你们的人生路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当你拿到这份试卷时,也许心里充满了兴奋与激动。请认真完成这份试卷,别马虎、别草率。

一、语基(13分)

(一)古诗词积累(8分)

1、《沁园春·雪》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将白居易的《观刈麦》默写完整。

观刈麦 白居易 ,

力 尽 不 知 热, 。

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的名句,读来耐人寻味。请按下面要求写出两句(要求上下句相连,意思完整)。

有关爱国的:, 。

(二)语言运用(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9题。

①那时,我们是快乐的。②每一个清晨或旁晚,我们亲进大自然,倾听万物的声音,与身边的鸟儿、花儿、小溪交流。③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笑声。④多年以后,使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的时光。

4、第②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 改为 。

5、第④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6、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防止疫情流行,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B、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为素材。

C、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D、为了备战空前绝后的北京奥运会,全国上下都在同心协力争创佳绩。

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7分)

7.用楷书抄写下面的句子。(2分)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田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8.现实生活中,乘坐公交车已是人们最平常、最便捷的一种交通方式了。但我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诸如乘客“不肯为老弱病残孕等人让座”、“看到小偷正在偷他人的钱物却冷眼旁观,不加制止”、“为一点点小事而互相说粗话、难听话,甚至骂人”等等,请你从提倡友爱、文明,营造温馨的乘车环境的角度出发,拟一些宣传语。要求简洁生动,可读性强。至少两条。 (4分)

9、微笑着面对失败,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心态,许多古人先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至理名言,不妨写出来一两句,与大家共享。(1分)

三、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7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0-13题:

读书佐酒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外舅:岳父。 ③率 (lǜ):标准。 ④子弟:家中的晚辈。 ⑤觇(chā):偷看。 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遽抚掌曰 ②此天以授陛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以一斗为率(用) 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于留(在)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13、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名著阅读(共3分)

14、“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_。“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_________。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你抓住我的手了吗?》,完成15-19题。(13分)

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有个女孩在桥上,要跳河……”

“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他要挂机了。

“女孩手里那着本书,你的诗集《命运的手扼住了我》……”

诗人扔下电话,摸了本书冲出家门截了辆的士。

诗人知道现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提跳桥,这座城市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哪儿。为了方便主跨航标灯的维修,桥梁设计者在主桥墩所在的位置伸出了一个小飘台,大桥通车10年来已有20多人从这里跳进了湍急的汉江,无一生还。

当诗人赶到桥头时,大桥已被观众堵死。10多个电视摄像镜头焦渴的守望着,更多的人则举着相机。去年全市摄影大赛的一等奖就是一个青年从这儿跳入汉江的镜头。

当警察领着诗人挤进飘台时,女孩越过栏杆坐在飘台外沿上,两脚悬空,双手紧攥着那本该死的诗集,胳臂上指甲抠出的伤口蜿蜒出数条殷红的血道。

诗人两袖插在裤袋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的说:“把我的诗集还我。”

女孩惊惶的抬起头:“别过来,别过来!”那是个纤瘦的女孩,面色苍白,样神迷离。

诗人眼里弥漫着深深的忧郁,说:“我是这本诗的作者,你可以看书上的照片……你跳不跳我不管,但不能带着我的诗集跳下去,不然,你会把我的灵魂带走的。那本诗集我已经没有了,全烧了。你能帮我,但我不想求你。在我的口袋里还有一本诗集,是刚出的,我想用这本诗集和你交换。”诗人的声音像梦一样遥远、灰暗、冷峻、低缓。

诗人往女孩身边挪了挪,左臂缓缓地从裤兜里抽出,轻轻地抖抖袖子,一本新书露出大半截。女孩望着书的封面,上面是一只非常有力的手,书名叫《 》。诗人说:“我只是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但不一样,你现在就可以读一首,要不了多少时间,读了再跳也不迟。”

女孩从栏杆间伸手接住了书。刹那间,女孩愣住了,她看见诗人持书的左臂光秃秃的,没有手掌,臂上劈开一条口子,书就夹在口子里。女孩惊异的眼神移向诗人仍插在裤兜里的右臂。

诗人一动不动地望着女孩。女孩使劲的欠起身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袖筒,然后一把抓住,从裤兜里抽出来。整个袖筒都是空的,诗人没有右臂。

诗人说:“写第一本诗集的时候,事故还没有发生,我四肢齐全,可我曾三次站在你现在的位置……后来,左手、右臂都没了,我写出了第二本诗集,再也没往这儿来了……现在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女孩紧紧抓住诗人空空的衣袖,缓缓站起身。

诗人说:“我们离开这儿,人太多了!”

女孩在诗人牵引下跨过栏杆,离开了飘台。

诗人说:“有首诗,你肯定读过,可是我背不全了,你能帮我一起背吗?”

几天后,人们发现飘台上赫然刻着一首诗,题目是《你抓住我的手了吗》,诗文却是普希金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5.默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高潮”部分的情节。(2分)

答:

16.结合语境,品味、揣摩下面句中加线词语传达出的丰富的心理活动。(4分)

(1)“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的说。

答:

(2)诗人两手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的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答:

17.结合语境想想,画线句子中诗人第二本诗集的名字是什么?(2分)

答:《 》

18.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谈谈你的理由。(2分)

答:

19.小说的结尾巧妙引用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点名了文章的中心。在理解的基础上,试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开头,用自己的话为这篇文章设计一个结尾。(3分)

答:

(四)阅读《我长大了》,完成20-25题。(17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 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20.联系上下文,用原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

②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22.在叙述中,详写了哪一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3分)

23.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3分)

24.“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加以说明。(3分)

25.仿照“长大,意味着责任。”的句式另写一个句子,并结合实际谈谈对自己所写的这个仿句的理解。(4分)

仿句:

句意理解:

四、作文(40分)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片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便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便是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诗歌不少于20行;③不少于600字;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题目:

参考答案

一、语基(13分)

(一)古诗词积累(共8分,每句一分)

1.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3分)

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但惜夏日长。(3分)

3.关于爱国: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分)

(二)语言运用(5分)

4.(2分)“旁”改为“傍”;“进”改为“近”。(每字1分)

5.(2分)将“使”删除。

6.A (1分)

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7分)

7. (2分)

8. (4分)车上几分钟,文明记心中。良言一句三冬暖,快嘴一语贼心寒。

9、(1分)示例:失败是成功之母。

三、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7分)

10、(2分)拍(击) 授给(给、给予)

11、(1分)B

12、(2分)杜祁公对此非常怀疑,派家中晚辈秘密地去偷看他。(意思符合即可)

13、(2分)热爱读书,喜欢饮酒;性情豪放

(二)名著阅读(共3分)

14、武松,林冲,吴用。

(三)现代文阅读

《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15.(2分)女孩发现了诗人手臂的残疾

16.(4分)(1)表现诗人对女孩轻生的漠不关心(2)故作鄙视、漠然的神态,缓解女孩紧张的心理,内心却充满了对女孩的关切

17.(2分)《我的手扼住了命运》

18.(2分)诗人 因为作品主要通过诗人感人的言行,集中地体现了面对人生的种种的不幸,用自己无臂的手(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扼住命运的咽喉,战胜挫折的主题

19.略(3分)

《我长大了》(17分)

20.(2分,每题1分)①进入中学,成为大人。 ②能够承担责任或“懂得什么叫责任”。(意思对即可)

21.(2分)本文叙述了“我”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对“长大”的不同理解的一些相关的事情。(意思对即可)

22.(3分,每问1分)详写邻家孩子用自行车捎“我”时撞倒一位老太太的前后经过,突出“我”对“长大”的认识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从而揭示“长大”的含义,突出文章的中心。(意思对即可)

23.(3分)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有些惭愧。帮她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送她回家,并决定常常去看她。从中反映出“我”的道德良知,敢于承担责任、善良、诚实等品质。(意思对即可)

24.(3分。举例2分,说明1分)(事例)①当“我”对“长大”的含义有曲解时(认为“进中学”和“有青春痘”就是“长大”),父母能够一脸笑意地纠正和教育“我”。 ②当“我”送被撞的老太太回家并决定要常常去看望她时,父母赞赏和鼓励我。(说明)要点提示:引导“我”明白了“长大”的真正含义。(能举一事例并稍加说明,意思对即可)

25.(4分)示例:长大意味着独立。(1分)以前在生活上,我总是一味地依赖父母,什么事情都需要父母帮忙拿主意;而现在,我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遇事能够独立思考,生活能力明显增强了,活动范围明显扩大了。我认为,独立让我真正长大了。(3分)

四、作文(40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在成长
让我们“再见小时候”
学习心态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老师,你知道吗?
扬长,或许是最好
呼唤的力量
蒲公英般的天使
奇迹由自己创造
我心中的无锡博物馆
风的忧伤
我也追星
妈妈,不要这样爱我
人生
散步思飞
中药饮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不是生来偏爱兰
试析如何在妇女健康促进工程中充分发挥计生技术服务功能
看性格 知疾病 早预防
六祖慧能故乡打造“中国禅都”
PDCA循环模式在提高内科系统病人满意度中的运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囊膜夹持固定人工晶状体光学部的临床观察
浅谈院前急救(附30例死亡病例分析)
宽阔及其他(组诗)
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进展
人若微尘(组诗)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再分流治疗体会
明朝早饭吃啥?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一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设计二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一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二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三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四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编辑对联张扬个性——《负荆请罪》课堂教学探新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二
《诺贝尔》教学实录及点评
《诺贝尔》教学设计五
《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之一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