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苏州新区二中2011年秋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苏州新区二中2011年秋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江苏省苏州新区二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月考测试试卷

初三语文第—部分 (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qiè意_______ 柔màn_______ chóu_______密 zhù_______藏

2、下面的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这里依然保存着古朴的民居,粉墙黛瓦犹如一条条游龙川梭于老城,勾画出飘逸的弧线,让人心弛神往: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水泥钢筋,甜静而详和的气氛笼罩在城市的上空,扑面而来的是田园的气息。苏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有一种小家碧玉的自然淳朴和含蓄端庄。

错别字

正确字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_,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_______》)

(3)月黑雁飞高,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下曲》)

(4)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______________,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

(6)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2分)

“给力”一词是一个网络用语,2010年开始流行,在世界杯期间被 网友广泛使用,并入选“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2011年初,“给力”一词又登陆春晚。海清和黄海波的小品《美好时代》之后,朱军问观众:“刚才的小品给力吗?”台下一片欢呼。

今后,与社会热点密切关联的网络用语“转正”,或将成为不可遏制的潮流。

问题:“给力”作为网络用语能够“转正”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5、名著阅读。(5分)

(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从鲁提辖得知金翠莲的遭遇到打死镇关西,这中间还有哪些主要情节?(3分)

(2)杨志在投奔梁中书以前,犯了什么事?生辰纲丢失后他去向如何?(2分)

第二部分(45分)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6-10题。(12分)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阿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找出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A 为坛而盟 B 欣然规往 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足下卜之鬼乎

C 寻向所志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7、下列加点词语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芳草鲜美 B复立楚国之社稷 C阡陌交通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桃花源内丰衣足食,怡然自乐,文中哪些地方暗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2分)

9、桃花源中的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如果现在大家说某个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包含有哪些意思?(2分)

(二)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①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醢②,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昧,而寿益衰,盖其比也。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苏轼《和桃源诗序》)

【注释】①止:通“只”,只有。②醢(xī):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

(2)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阅读《鼎湖山听泉》,完成11-13题。(8分)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入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昕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高,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1l、“山中万籁俱寂”和“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2、作者深夜听泉听出了哪些滋味?(3分)

13、“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中的“融”和“滤”用得好不好?请选择一个进行分析。(2分)

阅读短文,完成14-16题。(8分)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 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申,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 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 。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件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说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选自《语文报》,2010.7-8,有删改)

14、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这一观点的?(3分)15、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3分)

16、结合文艺,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的含义。(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17分)

做客(游睿)

(1)今天是青青的十岁生日。放学后,青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一上山就砍柴。奶奶说了,今天她可以不砍柴。

(2)青青坐在山头上的一块大石头上,一阵微风缓缓吹过来,柔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她的脸。

(3)10岁的青青是奶奶一手带次的。青青生下来不久,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几年来青青只和妈妈通过几次电话。每次通话都很短暂,妈妈总会在电话那头哭,爸爸总会抢过电话,说青青乖,打长途贵,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回家看你。说完,就挂了电话。但是过了一年又一年,爸爸妈妈谁也没有回来。

(4)说不出为什么,今天青青特别想爸爸妈妈。青青想,要是爸爸妈妈回来陪我过生日多好啊。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都不回来呢?

(5)此刻,青青坐在山头上,眼前是一座又一座的山。层层叠叠、高低起伏。奶奶说过,山的尽头,就是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如果自己现在用力喊,爸爸妈妈会不会听见呢?青青站了起来,她把手罩在嘴前,试着喊了一声,爸爸,妈妈!很快青青就听见对面山上传来自己的回音:爸爸,妈妈。青青有些高兴了,赶紧又喊了一声,山上又传来了一阵回音。

(6)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青青使出全身力气喊了起来。青青听见,自己的声音不断在山谷里回荡,一声接着一声,一层连着一层,一直传到看不见的地方。她看到,层层叠叠 的山很快都变成了 爸爸妈妈的脸。爸爸妈妈说,青青乖。爸爸妈妈说,我们过年就回家看你。青青的声音 就小了下来,她哭了。

(7)爸爸,妈妈!就在擦眼泪的时候,青青突然 听见身后传来了一阵喊声。她扭过头,不知什么时候村里的几个伙伴全都站在了自己身后。这些伙伴和青青一样,也都好几年没见到自己的父母了。他们说,青青,我们一起喊吧。顿时,山谷里“爸爸、妈妈”的呼唤声一片,整齐又悠长。

(8)孩子们,先停一停好吗?正在大家喊得起劲的时候,应声走来一位戴眼镜的叔叔。青青认识这个戴眼镜的叔叔,今天在学校,青青看见这个叔叔和老师在说话。后来叔叔还和老师一起到教室做了个调查,大致是问哪些同学的父母不在家,结果全班同学都举了手。

(9)我是电视台的记者。眼镜叔叔自我介绍说,刚才你们的喊声吸引了我。我能帮你们把愿望带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10)真的吗?怎么帮?青青和伙伴们一起围了上去。叔叔指着摄影机说,我可以用它把你们要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放,你们的爸爸妈妈在远方就能看见了。

(11)太好了!我要录,我要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往镜头前拱。

(12)叔叔说,你们别急,一个一个来。你们每个人对着镜头说一句话,说的时候想象着爸爸妈妈就在面前,说最想对他们说的话。

(13)……

( 14)在场的几个伙伴都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只剩下了青青,叔叔把镜头对准青青,示意她说话。青青看着乌黑的镜头,双手在胸前绞动,嘴唇动了几动,却一直没说出话来。

(15)说吧,不怕。伙伴们也为她加油。

(16)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 客吗?

(17)青青看见,眼镜叔叔的眼睛瞬间就湿润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9期,有删改)

17、“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4分)

(1)“做客”有什么含义?

(2)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18、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青青,为什么还要写那群小伙伴?(3分)

19、第(13)段省略了小伙伴们说的话,请结合上下文,发挥想像,把其中两个小伙伴说的话填补在下面横线上。(4分)

第一个小伙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小伙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品读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青青说话时的心理。(3分)

青青狠狠地咬了一下牙,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轻轻 地对着摄影机问了一句话:爸爸妈妈,今年……今年我可以到你们家做客吗?

21、戴眼镜叔叔为孩子们拍摄的视频在电视台播放,请你为这段视频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3分)

第三部分(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我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那一刻”的内心变化;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个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答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远灯行系列]
烟花纷飞,情终难了。
永远的梦——梦遥儿
找到自由女神
真的,愿您幸福
网络
失眠记
远去的大唐
我的奥运梦
[远灯行系列]怒放的生命
世间的美妙
第三夜雪
幸福的浅唱
[远灯行系列]All about me。
十五岁的梦
细丝弓技术舌侧内收上颌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
1??212块股前外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iWitness摄影测量系统在颌面部应用的可信度研究
现代创伤救治理念与口腔颌面部多发伤救治
腭裂中耳功能异常的综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优化探讨
铸造陶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前磨牙的3年临床效果观察
爱情是枚旋转的硬币
说不让小孩子干啥,得告诉人家能干啥呀
外科导航技术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髂骨皮瓣修复下颌骨复合性缺损
股前内侧皮瓣紧急替代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颌面部贯通缺损1例
5种常用口腔材料的磁共振伪影比较
骑自行车的生命教育
像注视恋人一样注视婴儿
心没在一起,就是孤独
自主、求异、创新——第二册《乌鸦喝水》案例及反思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写壳》教学设计
《交通工具》教学设计
《新春到》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谚语三则》教学设计
《姐妹岛》教学设计
《走出校园认汉字》教学设计
《走出校园认汉字》教学设计
《新春到》教学设计
让我们为学生的异想天开喝彩——《乌鸦喝水》教学反思
《平平的手》教学设计
《夸夸我的小伙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