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张家港市二中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张家港市二中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张家港市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25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新陈dài( )谢 ②和xù( ) ③温xīn( ) ④jùn( )工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在途的寒冬。
②一碰到错综复杂的事情,他就会一愁莫展,整个人无精打彩的,恍惚不定。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1)晓战随金鼓, ____________。 (李白 《塞下曲》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__________《凉州词》)
(3)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 (《关雎》)
(5)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蒹葭》)
(6)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7)天时不如地利, 。
4、(1)、《格列佛游记》中,当我们来到了语言学校时,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共有两个计划,分别是什么? (2分)答:① ②
(2)、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 (2分)答:
5.下面语段中三句话均有表达错误,请找出来加以改正,将正确的表达写在答题卷上(3分)①2010年,一场历史罕见的少有特大旱灾,袭向我国西南地区,造成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群众生活陷入危机。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南五省区市。③3月19日到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慰藉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
第二部分(45分)
阅读《桃花源记》全文和《昨梦录》中两个选段,完成6-10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甲文] 《桃花源记》
(一)杨氏问何地可归隐,老人乃引入山,有大穴②焉。老人入,杨氏从之。穴渐小,扶服以入,约三四十步即渐宽,又三四十步出穴即田土,鸡犬、陶冶③、居民大聚落④也。
(二)穴中人语杨氏曰:“不幸天下乱……此间居民虽异姓,然皆信厚⑤和睦,同气⑥不若⑦也,故能同居。苟志趣不同,疑间⑧争夺,则皆不愿其来。……吾此间凡衣服、饮食、 牛畜、丝纩⑨、麻枲⑩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均之,故可同处。” [乙文] 《昨梦录》①选段
注释:①《昨梦录》笔记小说,南宋康与之所作。选段有删改。②穴:洞。③陶冶:陶工和铸工。④聚落:聚集的地方。⑤信厚:诚实敦厚。⑥同气:有血缘关系的亲属。⑦不若:比不上。⑧疑间:猜疑疏远。⑨丝纩(kuàng) :丝和丝绵。⑩麻枲(xǐ):麻。
6.把文中空白处的句子填写完整: , (2分)
7.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D. 便扶向路。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与众均之,故可同处。[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比较甲文中的桃花源村民与乙文中的穴中人,他们的生活状态有什么共同点?(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乙文不仅展示了一个与世外桃源相似的社会,还借穴中人之口说出了建立理想社会的规则。请你概括一下穴中的规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节选),按要求完成10-13题。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11.为什么于勒由“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惟一的希望”?________(2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家里人“怎样的心理?________(2分)
13.最后一段中“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这句话,有照应上文的作用,它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 (2分)
14.读了上文后,你认为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理由是什么?________(3分)
阅读培根《论友谊》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4-16题。
毕达哥拉斯曾说过一句隐秘的格言-- “不要损伤自己的心”。确实,如果一个人有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损伤自己心的人。实际上,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全。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物质通过结合可以得到增强,而人与人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如果以上所说已证明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因为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朋友能给你提出忠告,而且任何一种平心静气的讨论都能把搅扰着你心头的一团乱麻整理得井然有序。
当人把一种设想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他也就渐渐看到了它们可能招来的后果。有人曾对波斯王说:“思想是卷着的绣毯,而语言则是张开的绣毯。”所以有时与朋友作一小时的促膝交谈可以比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令人聪明。其实即使没有一个能对你提出忠告的朋友,人也可以通过语言的交流而增长见识。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锐利。
友谊对于人除了以上所说这些益处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益处,多得如同一个石榴上的果仁,难以一一细数。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种益处了。由此可见,友谊对人生是何等重要。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15.选文第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2分)
16.这几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分论点又有哪些?(3分)
17.请说说"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一句中“繁华的沙漠”的含义。(2分)

阅读文章,完成18-22题。
回家的花朵
(1)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便绽开了。它们像一坨坨细碎的阳光,金黄在春天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地气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纷乱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在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一片的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苔藓的墙基或台阶缝隙里,或者那些泥土斑驳墙头生满了蓬草的残墙败垣上。
(2)蒲公英开花了,它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它那微小鹅黄的花盏,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满山遍野的野菊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一簇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茸茸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地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睡去了。
(3)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刚冒芽, 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黄茸茸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的冰冷马路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简陋的竹筐里,在村庄女人高一声低一声的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声或那一条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
(4)它们是到城市寻找它们的亲戚的。
(5)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粘满泥土的人, 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常常会买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冼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食物,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活的自然气息。
(6)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120多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二十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的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温漉漉的泥土,许多蒲公英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有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朵竟然又开花了,那金黄色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7)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然后成了一朵朵绒球,当晚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一朵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微雪,从竹筛里飞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一缕的风飞走了。
(8)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
(9)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草或一棵树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新点燃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生育和养育我们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10)灵魂或许是不会流浪的,它既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的苍凉,不管脚步多么的遥远,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的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的沉重,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那一粒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工作到那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那一条歪歪的田塍上,回到那一声苍老的召唤里……
18.第1、2段的描写分别表现出蒲公英开花具有怎样的自然特性?你从中感受到蒲公英具有怎样的内在品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9.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三段中“它们黄茸茸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这句话。(2分)[答]_______________
20.村庄女人在城市里叫卖声为什么是“胆怯”的?作者为什么用“流浪”一词表现蒲公英在城市里的境遇?(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4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答]___________
22.划线句中写到哪那些人为什么要“从乡村走进城市”?你如何理解作者说他们是蒲公英的“亲戚”?(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在最后一段说“灵魂或许是不会流浪的”,你如何理解最后一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
三、作文(60分)要求见答题卷

张家港市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初三语文答案
1-3 略
4、(1)第一个计划是简化言辞;第二个计划是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
(2)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5、第一处将“少有”去掉;或将“罕见”去掉,在“少有”后加“的”。第二处在句末加上“的旱情”。第三处将“慰藉”改为“慰问”。
6略
7.C(2分)
8.①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分)
②和大家平分这些东西,所以能够共处。(2分)
9.他们都与世隔绝,都过着安居乐业(或和平安宁、没有战乱和压迫)的生活。(2分,达意即可)
10.人与人和谐相处,平分生活物资。(2分,达意即可)
11.因为接到于勒的两封信后,全家人认为他一回来就能改变家里生活困难的情况。
12.表现了“家里人”对尽快过上富裕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向人夸耀的虚荣心。
13.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14.此题属开放性的题目,对于勒的分析只要不与课文相悖,能自圆其说即可。
15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
16.中心论点:友谊对人生十分重要。主要分论点:友谊能够调剂人地感情,友谊能够增进人地智慧。
17.“繁华”指的是物质世界的丰富,“沙漠”喻指缺失友谊的社会。没有友谊的社会尽管物质是丰富的,但是精神(或“情感”)是匮乏的。
18.第1段表现其开花的范围广,第2段表现其开花的时间长。(2分)蒲公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或对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1分)(达意即可)
19. 将泥土、村庄、鸟儿和虫子拟人化,通过都“醒着”突出蒲公英花给山村带来的巨大生机。(2分)
20.村庄女人来到城市,因为陌生而感到孤独、害怕,因此叫卖声会变得“胆怯”。(2分)蒲公英散落在城市的角落,失去了蓬勃生长的根,如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2分)
21.承接上文写蒲公英,引出下文写人。(2分,只写“承上启下”得1分)
22.他们是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1分)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和“他们”一样,都来自乡村,对乡村有着相同的感情。(或: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他们和蒲公英都是在同一块土地出生、成长的,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相同的特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23.表达出游子无论身在何地,始终渴盼早日回故园的思想感情。(3分)

......
点击下载查看完整资料信息》》》张家港市二中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点击查看:各地各版本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汇总

编辑推荐: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文教案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九大科目试题及答案汇总

小编寄语:欢迎来查字典语文网,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是小小推销员
二十年后回故乡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我是小小推销员
二十年后回故乡
土木工程(机场工程) 专业介绍
土建资料员个人工作总结
土木老八校简介
国内五所“低调”的百年高校及优势专业
浅析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有效方式探索
浅谈建筑师的培训与激励
浅析工程建设中应有的环境伦理思想
建筑学"新四军"简介
无机房的电梯顶层高度和低坑深度计算
农业建筑与环境控制教育专业介绍
2012全国监理工程师准考证网上打印时间汇总
教你看建筑水电安装图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的探讨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
CAD建筑制图的规范和技巧
《夏夜多美》考点练兵一
《夏夜多美》教学重点
《夏夜多美》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夏夜多美》重点问题探究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的意思
《夏夜多美》整体阅读感知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提高篇
《夏夜多美》第一教案
《荷叶圆圆》趣闻故事:“小鱼儿”的“儿”怎么读?
《夏夜多美》随堂练习:巩固篇
《荷叶圆圆》美文欣赏:荷叶母亲
《夏夜多美》老师语录
《夏夜多美》教学目标
《夏夜多美》教学难点
《夏夜多美》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