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0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2011年下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22分)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4分)

①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shù了那烦人的聒聒!

②理想被diàn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③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④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都拿出来了。

宽shù( ) diàn( )污 啜( )泣 贮( )蓄

2.按原文填空(8分,每空1分)

(一)必做题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十则》)

③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④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二)选做题(任选三题作答)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己所不欲,___________。(孔子《<论语>十则》)

③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④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 我想,几乎在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

B. 春光明媚的时节,登上山顶眺望远方,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C. 母亲只好绝处逢生,默默承受一切痛苦,不停去庙里烧香拜佛,希望改变命运。

D. 邻居家的老爷爷经常摆弄花草,很有闲情逸致。

4. 指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

A.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D.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代表作《骆驼祥子》。课文《济南的冬天》就是他的作品。

B.《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的寓言,少部分是以动物为主的寓言。书中不少内容是赞美当时社会现实的,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C.《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D.《观沧海》是乐府诗《步行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其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

6. 综合性学习。(4分)

阅读下面有关某县土地沙化状况的统计资料,回答后面问题。

某县土地沙化面积变化表(单位:亩)

时间1949年1979年1988年1991年1998年2010年

面积50亩100亩140亩210亩300亩380亩

(1)我的发现: 。

(2)我据此向土地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本大题共14小题,共38分)

【文段一】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①项为之强( ) ②方出神,( )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余/忆童稚时 B.则或/千或百 C.以土砾凸/者为丘 D. 驱/之别院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所言的“物外之趣”具体指哪几件事?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

【文段二】

秦巨伯

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②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③。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

注释:①瑯琊: 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 ②此处两人指前面所言的鬼魅 ③坼:裂开。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家不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扶持百余步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C.数日,乃诈醉, 鞭数十,驱之别院

D.伯恨不得杀之 故时有物外之趣

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

B.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C.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

【文段三】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微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4.分析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2分)

【文段四】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5.按要求回答下列两个问题。(4分)

①点明选文主旨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②写紫藤萝花的稀少实际上是写作者对什么的回忆?

16. 十多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有什么遭遇?(2分)

17. 对文末“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应如何理解?(3分)

【文段五】

悠悠寸草心

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

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

“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

“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

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我10块钱。”

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

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

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

青年虽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至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

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为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多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

社长点了点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18.青年在替母亲洗脚时发现了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这说明了什么?(3分)

19.下面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爱是理解的别名。 B.百善孝为先。

C.儿行千里母担忧。 D.百学须先立志

20.大公司选聘职员,社长为什么希望大学生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身?对此,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写作(40分)

【文题一】题目:再见,_______________

【文题二】温暖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温暖是游子远行前母亲的叮咛;温暖是车上给老人让座的爱心;温暖是雨天老师送学生回家的那把伞;温暖是孩子对病重母亲的照顾……温暖是相互的,只要你送给别人温暖,别人也会送你温暖。

请你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如果选择第一题,请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恕 玷 chuò zhù 2.略 3.C 4.D 5.B

6.(1)示例一:该县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示例二:该县土地沙化面积不断增加。(意对即可)

(2)示例: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涵养水源(或:减少放牧保护土壤表层不被破坏等)(意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

7.①通“僵”,僵硬 ②正当

8.A 9. ①我心里暗暗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②(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

10. 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意思相近即可,写对一个给1分,写对两个给满分)

11.C 12.B

13.描写济南下小雪后的景色

14.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

15.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②过去家庭所受苦难的回忆。

16.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17. 作者通过看花,感觉到花多年后重新开放的生命的喜悦,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表示抓紧时间,珍惜生命

18.“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了” ;说明青年在给母亲洗脚之前,并不了解母亲为养育他所受的辛劳。(答对其中一问给2分)

19.D 20.因为社长认为不爱父母者,不会热爱企业。第二问回答真情实意,言之有理即可。

三、写作(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吹泡泡
礼物
放风筝
有趣的作文课
美丽的春天
日记两则
我去找春天
老虎石
美丽的晚霞
找春天
日记
日记两则
说说我自己
日记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设计研究
遵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逻辑关系探究
试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新媒体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多功能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浅析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对策
浅析晚清“中国牛津运动”的爱国思潮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实施规范
武林、武侠,武之梦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浅议
医学研究生党建工作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关于当前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几点体会
论席勒审美教育思想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启示
试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与逻辑路径
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8)
姜堰市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5)
峨边彝族自治县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北京市2011年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5)
余姚市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3)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
新城区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2011年最新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4)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9)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