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东营市河口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东营市河口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创新是高科技博览会亘古不变的灵魂;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róng合;是世博会一如即往的使命。

亘 róng 改为

2.根据语境及括号内提示,填写合适的成语。(任选两个作答)(2分)

快乐是什么?孩子说,快乐就是和同伴一起搭积木并 A (表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疲倦);成人说,快乐就是和友人一起品茶而 B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老人说,快乐就是和家人一起共享 C (形容家庭之乐)。

我选 ,成语: ;

我再选 ,成语: 。

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

(1)沃壤千里 (2)繁花似锦 (3)星光灿烂

A.(1)(3)(2) B.(2)(3)(1) C.(3)(2)(1) D.(2)(1)(3)

4.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2分)

读书,是智慧的行为。愚昧的人,一辈子像游走在黑暗之中,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最后一事无成□智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光明之中,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怎么会不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

①“□”内应加的标点是

②将划线句改成陈述句。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6.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本报讯(记者曾冰 通讯员郑莹莹)“在今天下午举行的青歌赛原生态唱法半决赛中,巴东撒叶儿嗬组合获得第一名,率先闯入原生态唱法决赛!”4月6日下午,在北京参加青歌赛的巴东撒叶儿嗬组合选手黄本红向家乡人民报告了这一好消息。

据悉,巴东撒叶儿嗬组合由州民间艺术大师、巴东农民谭学聪领唱,黄本红、邓学红、胡明盛、李开文等伴舞。该组合在著名词作家贺沛轩、资深导演唐静萍的指导下进行了封闭式训练,共精心准备了《撒叶儿嗬》、《螃蟹歌》、《石工号子》、《纤夫号子》等4首原生态歌曲。

标题:

7.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2分)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5分)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类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2分)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3分)

二、阅读赏析(50分)

(一)(4分)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9.“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分)

10.“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2分)

(二)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

(3)臣不胜受恩感激( ) (4)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

1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的含义或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 为坛而谋,祭以尉首

B.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C.不求闻达于诸侯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D.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诸葛亮日夜操劳,南征孟获后又北伐操魏,为的是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

B.力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诸葛亮意在提醒后主刘禅“亲贤臣,远小人”。

C.诸葛亮认为,如果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没有劝慰后主宣扬圣德的忠言,那么就是由于他们办事拖沓、不能雷厉风行造成的。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一句,表达了诸葛亮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决心。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中心意思。(2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以下各题。(10分)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6.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

17.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2分)

18.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3分)

19.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3分)

(四)动物的眼睛(12分)

欧阳军

夏天傍晚,一只蚊子悄然进屋,围绕着屋里的人们伺机下口。在它的眼中,前方是充满诱惑的晚餐,后方则是自己振动的双翅,这两个景物同时出现在它的视野里--这让我们感到惊异,因为当我们注意前方的时候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背--但蚊子可以做到。

我们都知道,有些昆虫有一类特殊的眼睛被称为“复眼”,顾名思义,就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这些小眼睛独自感光成像,使得各个方向的物体都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眼睛可以获得超大的视野和清晰的图像,比我们使用的广角照相机更加厉害。

蜻蜓的复眼是由许多“眼睛”简单地并列在一起工作,每只“眼”单独成像,但是它们只需要把图像的一部分传给大脑即可,而不用将看到的所有信息都交给大脑处理,这样蜻蜓有限的大脑就能迅速处理环境中瞬息万变的信息。因此蜻蜓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能敏锐地捕捉到同样高速运动的猎物,被称作昆虫中的“战斗机”。

蝴蝶在花间穿梭,我们可以看见它美丽的外形和鲜艳的色彩。可是反过来,蝴蝶眼里看到的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当蝴蝶看到你的脑袋,它会认为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你的头发就像一捆绳子,每一根绳子都粗粗的,足以让它停得住脚。但如果蝴蝶不飞,或者人不动,那么蝴蝶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动物所看见的主要是物体的动作。

一只蛤蟆一动不动地呆在草地上。一只苍蝇飞了过来,等苍蝇飞近时,蛤蟆突然发起攻击,射出它的舌头攫住苍蝇送进自己嘴里,接着它又一动不动地呆着,看上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对一只蛤蟆来说,花园就是一张灰色的屏幕,只有这张屏幕上的东西轻轻晃动的时候,蛤蟆才看得见。当蛤蟆跳跃的时候,它自身的运动让它看到了周围的景象,当它停下来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又会变成一片空白。

动物的眼睛与它们的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狐狸的瞳孔是上下长、左右窄。因为它更需要看清它上方和下方的东西,比如树丛里的一只鸟,草地里的一只鸡。

马的瞳孔是左右宽、上下扁,像一个平放着的纺锤体。由于马大多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这种左右宽上下扁的瞳孔能够帮助它们老远就能看见两边的敌人。

猫的眼睛一日三变。在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它的瞳孔可以缩得很小,像线那样;在黄昏中等强度照射下,瞳孔又会变成枣核般形状;在晚间昏暗的条件下开放得像满月那样圆。

(选自《知识窗》2009年第12期,有改动)

20.请简要说明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4分)

21.蝴蝶和蛤蟆“看世界”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

22.猫的瞳孔晚间变得很圆是为了适应什么样的需要和环境?请仿照文中画线句的句式回答这一问题。(3分)

23.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说明动物眼睛的?(3分)

(五)江南柳(14分)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妆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⑧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呜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④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竞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24.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依次是:柳的形态和声音、柳的妙处、 。(2分)

25.文段④划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

和 和两个方面。(2分)

2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2)品析下面句子。

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27.阅读下面材料,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材料中的“柳”包含着怎样的情思。(2分)

材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选自《诗经·采薇》。往:离开故乡。思:语气助词。)

28.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段①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4分)

三、作文。(60分)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你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作文。

雄鹰张开翅膀,才可以在蓝天翱翔,船儿扬起风帆,方能够破浪远航。只有敢于张扬,勇于尝试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即使你不敢说“我行”,那也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只有试过了才知道,是成是败,已不那么重要,因为你已努力过。

题目:我努力,所以我感到 (横线上可以填词语或短语,例如:快乐、愉快、 自豪 、生活充实、精神愉快、前途光明 ……)

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一位大师想选择衣钵传人,便吩咐徒弟外出捡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师父一片不是很漂亮的树叶,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却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 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空手而回,对师父说:“我见到了很多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完美的。” 最后,大师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有优点也有缺点。既然如此,就得学会接纳自己的长处,也接纳自己的短处;接纳他人的优点,也接纳他人的缺点。 在接纳与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最大的释放与自由,以更宽阔的心胸,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在600字左右。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音积累与运用。

1、gèn 融 即改为既

2.A .乐此不疲 B.怡然自乐或怡然自得C.天伦之乐(共2分,每词1分。每词中有1个错别字,该词给0.5分,有2个及以上错别字,该词不给分)

3.B(2分)

4.①方框内应该加的标点是“;”或者“分号”。

②改成陈述句:最终会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共2分,加标点1分;改陈述句1分,如漏句末句句号只给0.5分)

5.C(2分)

6.(2分)示例:巴东撒叶儿嗬组合闯入青歌赛决赛。说明:语言精炼、意对即可。

7.(2分)示例: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端庄挺立。或: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务必清澈明净。说明: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即可。

8.(1)短小、真实、即时、方便(一词0.5分,共2分。若答“网络技术应用”可给l分)

(2)示例:徽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意思对即可。逗号前1分,逗号后2分,共3分)(共5分)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

9.(2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2分,指出“拟人”给1分)

10.(2分)表现了诗人看见小船撑出时的惊喜心情。(2 分,只写出喜欢、高兴的给1分)

(二)

11.(4分)(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比喻平庸的才能 (3)感动振奋 (4)询问

12.(2分)A

13.(2分) C

14. 答案:(1)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了我。

(2)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啊。

15.答案:追叙先帝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过的经过(诸葛亮自陈心曲)。

(三)

16.答案:针对“做工苦”提出“要乐业”的论点。(如答“针对‘做工苦’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论点”也可给分)

评分: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内容上:借生活小事引出要说明的道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表达上:采用对话方式亲切平易,如话家常,便于交流,容易产生共鸣。

评分: 本题共2分。每个方面1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第一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对比论证 第二问示例:①举例论证:举二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②引证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③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

评分:本题共3分。第一问2分,答出其中两种即可。第二问1分。

19.答案: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干一行爱一行,以此为乐等。

评分:本题共3分。答出3点得满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1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四)

20.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动物眼睛与人眼不同,引起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21.都是通过自身的运动或周围物体的运动来看世界的。

22.由于猫主要活动在黑暗的夜晚,这种开放得很圆的瞳孔可以帮助它们很远就能看清黑暗中的老鼠。

23.①眼腈的构造(复眼的工作原理)。②“看世界”的特点(方式)。③不同的瞳孔构造或变化的原因(眼睛与需要和环境相适应)。

(五)

24.柳的生命力(2分)

25.有实用价值 表达情思(评分:2分。每空1分)

26.(1)“狂颠”一词写出了柳絮在风的吹拂下无拘无束、肆意飘荡的姿态。(2分)

(2)运用比喻,形象写出了柳的美丽姿态和情韵。(2分)

27.包含着不舍、留恋的情思。(2分)

28.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柳树有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二是柳树是人们的情感依附,人生寄托(或“蕴含着历代文人雅士的人生寄托,有着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评分:4分。每个要点2分,大意对即可)

三、作文略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牛仔的自述
日记一则
美丽的小河
风的颜色
丹阳日记
看麦苗
我的妈妈
春雨
送温暖
观看热气球表演
自然就是美
我的竞职演说
过春节
游湖光岩
略谈大学生党员党建工作的开展
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学的改革
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思路探析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关合作学习的探讨
中职教学中开展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水平
新课改下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相关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校资助体系育人功能探析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
用对比法例析高中英语动词“72”变
《问题导引式自主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051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二教学反思
习作例文 记一次精彩的辩论赛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四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1
口语交际一习 作(1课时)(园地中的)精彩
口语交际、习作一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第二、三课时- 习作
体会愉悦感受──《我的“长生果”》教学
051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三教学反思
欲以诗书悟长生──《我的“长生果”》教学一得
五上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材简析教学反思
漫画作文-精彩教案教学设计好
小学语文第九册回顾、拓展一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习作一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051口语交际·习作一教案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