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内容预览: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

出卷人:蒋秋霞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污垢(gòu)繁衍(yǎn)花蕾(lěi) 波光粼粼(lín)

B.褒贬(bāo)崭新(zǎn) 温馨(xīn) 衣衫褴褛(lǚ)

C.恣睢(zì)折本(shé) 殷红(yān) 吹毛求疵(cì)

D.埠头(bù)栈桥(zhàn)缥碧(piǎo) 言简意赅(gāi)

2.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酌 惘然 涕泗横流 放浪形骸 B.步履 阔绰 融会贯通 惨绝人寰

C.杀戳 谙哑 怀古伤今 言简意赅 D.拮据 萧索 孜孜不倦 味同嚼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4. 没有运用比喻的-句是( )

A.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

B.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

C.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风帆。

D.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飘在空中;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余光中的《乡愁》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

B.《变色龙》作者是法国的契诃夫,随着对狗主人判断的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着,可谓见风使舵。

C.《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305篇,这些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D.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近几个月以来,大蒜、绿豆、生姜等农产品大幅涨价,疯长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催生出“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B.当“超级病菌”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国家卫生部呼吁,切勿草木皆兵,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智。

C.令广大体育迷梦寐以求的第16届广州亚运会即将拉开帷幕,精彩的比赛定会使体育迷们大饱眼福。

D.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历时184天,生动诠释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于10月31日闭幕。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周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中国感恩教育演说家范红伟先生应邀来我校举行“感恩我们在行动”演讲报告会。他用满腔的激情、生动的案例、动情的演说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

C.李姓男子醉酒驾车,酿成惨祸后,高喊“我爸是李刚,”这是本能状态下的自我保护,还是权利的炫耀,我们不得而知。

D.印尼近日连续遭到地震、海啸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上演了现实版的《2012》。

8.仿照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续写一句话,与前一句语意连贯(1分)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9.填空(5分)

(1)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 ,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3)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3题 (12分)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穿危岩,破险阻,曲折迂回,奔流入海……(有删改)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而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岸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阳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枭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另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第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要经过常变的四时,有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更多的了。

10.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3分)

11.作者为什么从“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两个方面来阐述?作者用“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来阐述她对生命的体验有什么作用?(4分)

12.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13.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杏林子在《生命,生命》一文中写道:“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的活下去。”请结合你的感悟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写一段话,表达对人生的看法。(不超过60字)(3分)

[链接材料一]据6月6日《天府早报》报道:5月31日下午,安徽太和县张营小学13岁女学生,因其中一人与他人发生口角,凭“姐们义气”之冲动,竟相约集体投水自杀,导致2人死亡,两朵含苞待放的生命之花就此凋零。

[链接材料二]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今年5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应邀赴美巡演,场场爆满,演员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精妙绝伦的表演,让人感动,令人惊叹,征服了美国观众,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歌。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17题(12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4.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16.怎样才能“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阅读全文,请概括出另外的两点来。(4分)

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

三是 ;

四是 。

17.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3分)

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8.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又何间焉 间: ②小惠未徧 徧 :

③神弗福也 福: ④牺牲玉帛 牺牲:

19.下列四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何以战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 /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1.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4分)

曹 刿:

鲁庄公:

三、作文(40分)

2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1)题目:怀念 的日子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些老师问我,“学校的后勤人员你认识几位”,我回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吃着人烧的饭菜,走过她扫过的洁净的楼道,甚至漫不经心将自己的脏衣服随意丢放在她的值班室。老师说;“你该记住她的名字。人生如旅,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是回报一上微笑。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文体、自拟标题。

要求:除诗歌以外,其它文体不限:篇幅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就是我
我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楼下那只吃草的猫
我真的很棒
姹紫嫣红总是春
我的启蒙老师
我的生日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救小树苗
夏天的美景
童年趣事
布娃娃真可爱
第一次捐款
我的玩具
令我委屈的一件事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整体护理体会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小议中西日常文化之差异
浅析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程序和方法研究
浅谈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分析及控制
气管切开患者套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8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项目施工过程成本控制要点探讨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急性期护理
保定市西大洋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血液净化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应用及护理
1例误诊10年的胰岛β细胞瘤
《草原》教学设计二
《鞋匠的儿子》教学实录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实录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一
《草原》教学设计三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一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1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二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2
《鞋匠的儿子》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实录
《牛郎织女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