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8
最棒的玉米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棒玉米的感情变化。
2. 能联系实际谈体会,愿意做一个自信的人。
一、 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 板书课题,“棒”是什么意思?课文是怎样描写玉米的“棒”的?画一画,读一读。
2. 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棒,却没人夸奖你;也许你觉得自己很有才华,却没人赏识你……不用着急,读了《最棒的玉米》,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 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选定的符号勾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 自荐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情感
1. 出示两张漫画——自信的玉米、绝望的玉米,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玉米的不同表情。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找出文中与漫画对应的段(第2、第6段)。
2. 细读第2段。
(1)学生自读第2段,老师提问:你觉得这个玉米怎么样?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板书:自信。)
(2)能读出玉米自信的感觉吗?练一练,推荐读,自荐读。其余的同学认真倾听后评一评。“交口称赞”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周围的玉米是怎样交口称赞的,再说一说。
3. 细读第6段。
(1)学生自读第6段,老师提问:你觉得这个玉米怎么样?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2)能读出玉米绝望的感觉吗?练一练,自荐读,其余的同学认真倾听后评一评。男女同学赛读,全班同学配上动作读。
4. 细读第3~5段。
(1)一个充满自信的很棒的玉米,后来怎么变得绝望了呢?抽读3~5段,谈谈体会。(收获那天,老爷爷只看了看棒玉米,却没有摘走它;第二天,老爷爷收走了其他的玉米,却没有把它摘走;第三天,第四天……以后好多天,老爷爷看也没来看它。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它绝望了。)
(2)谁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给同学们说一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棒玉米的这种心情吧,齐读3~5段。
5. 细读7~10段。
(1)就在棒玉米绝望、伤心的时候,一件让棒玉米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学生自读第7~10段,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2)棒玉米明白了老爷爷不摘走它的原因,你知道它明白了什么吗?
(3)你想对棒玉米说点什么吗?用你搜集的名言、诗句,结合你学了课文的体会,劝劝棒玉米吧!(揭示寓意)
6. 编演课本剧,深化情感,体会寓意。
7. 说说你学了课文的体会,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参考:最棒的玉米1~23~67~10自信
失落—失望—绝望
醒悟要相信自己
参考资料
☆自信格言
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马克思
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居里夫人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 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着自信深入生活,并实现自己的意愿。
——高尔基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默生
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
——拉劳士福古
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
——培尔辛
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自信者获聘用
几位先生同时到了应试办公室,时间到了,仍不见主考官。有人便坐下来修指甲;有人则东张西望;有人则不停地打呵欠,像是上辈子睡不够似的……只有一个人有礼貌来到经理办公室询问。结果,他成功了,公司最终选中了他,因为他的行动充满自信,不会畏畏缩缩。
☆阿仑尼乌斯自信有成
阿仑尼乌斯是瑞典科学家,他创立了物理化学。在年轻时,他得出电离理论并把它告诉母校的老师,遭到了老师无情的讽刺。但这并没有动摇阿仑尼乌斯的自信心。他把自己的理论写成学术论文,交学校学术委员会讨论,结果又被否决。他又把它寄给欧洲四位有名的化学家,这些专家肯定了他的结论。阿仑尼乌斯继续丰富了自己的电离理论,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朋友
- 永远的大树
- 会“变脸”的爸爸
- 难忘的老师
- 我们这群女孩
- 我的父亲
- 我的好朋友
- 记忆中的老王
- 我的妈妈
- 八只手
- 我的好朋友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老师,您真好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当班长的滋味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漫谈肖像漫画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相约博物馆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雨巷》教学设计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屈原的一生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