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2
飞檐走壁的虎将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壁虎的特点及生活习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好。
3. 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以题激趣,整体感知
1. 板书课题,齐读。
2. 读完这个题目,你了解到什么?
3. 想知道这虎将是谁?它到底“虎”在哪儿?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注意“蝇”、“蝎”、“纵”、“卒”的读音。
2. 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确、流利。
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每段介绍了壁虎哪方面的知识?结合课后第一题用一个词语概括。
4. 交流,板书。
三、细读课文,了解特点
1. 齐读第一段,用书上的一个词概括一下它的样子(虎将)。想象着它的样子,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它的平凡样儿。一个“但”字,让事情发生转折,这个看似平凡的动物却有着撼人的虎劲。
2. 它的“虎”劲表现在哪些地方?请自读课文,思考:运用学过的批注法在文中批注。
3. 请学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处,并相机读那一段,品那一段。
(1)第二段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它的虎气?理解“出其不意”的意思,感受他的快与机灵。体会“吞食”“百发百中”,感受它捕虫的厉害。
(2)第三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它的“虎威”,读后注重评价,在评价中加深感受。
(3)第四段:这里作者用具体的数据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胃口之大。
(4)它还有哪些本领呢?用引读的方式理解五、六段。相机完成课后第二题。
(5)壁虎也有静的时候,请学生自读后两段,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它的这两项特点。全班读这两段。
参考资料
☆爬墙捕虫话壁虎
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它挣断尾巴逃走后,到处借尾巴没有借到,可是它自己却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壁虎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壁虎的身体可分为头、颈、尾、四肢、躯干5部分,全身长着鳞片。壁虎有颈,所以头能够转动,比蛙灵活。它有比蛙强壮的四肢,依靠四肢、腹部、尾部的弯曲摆动,贴地爬行。它的脚趾粗大,趾下的皮肤形成许多横褶,起吸盘作用,因此能在墙壁上爬行而不掉下来。它的身上长着鳞片,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壁虎的这些外形特征,能使它在干燥的环境中生活。
壁虎有捕捉虫子的本领。晚上,壁虎爬在墙壁上,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像贴着的一块水泥。落在墙上的飞虫在身旁来回爬着,它却装着没有看见似的,等聚集在身边的蚊子等飞虫多起来,有的竟自己送到它的嘴边时,它才用极快的动作把脖子一伸,把它们吃掉,然后又极快地缩回去。有时候壁虎的头灵活地转动着,朝四处看。它看见较大的飞虫落在墙上,就用最快的速度爬过去,在距离飞虫尺把远的地方忽然停下来,然后慢慢地向前爬,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它在移动。过了好久,壁虎才爬到飞虫跟前,猛地一蹿,把飞虫吞吃掉,接着又朝另一条飞虫爬去。由于壁虎吃蚊子、苍蝇、飞蛾等害虫,我们应该保护它。
当壁虎的尾巴被敌害捉住时,它能够立刻折断。折断的尾巴还能摆动一段时间,壁虎以此分散敌害的注意而乘机逃走。壁虎断尾后,能再长出来。
壁虎在墙壁和橱柜背后以及其他隐蔽的地方产卵,每次产卵3~4粒,卵的外面有卵壳。它的身体外面覆盖着鳞片,用肚皮贴地爬行,属爬行动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好孩子小红
- 爸爸的心愿
- 未来的房子
- 深沉的父爱
- 我喜欢的声音
- 多功能黑板
- 家乡巨变
- 我的路
- 北京趣事
- 美丽的广场
- 孙小圣到此一游
- 家乡的变化
- 妈妈的爱
- 小鸡的日记
- 一件难忘的事
- 在伊克昭偏远的山上(组诗)
- 退役运动员“摇钱树”排行榜
- 心中的麻黄山
- 指向(组诗)
- 爱之言(组诗)
- 私语(组诗)
- 又是一年清明节
- 五月书(组诗)
- 反对安保法案日本高中生走上街头
- 凤飞飞兮久不还
- 你在远方还好吗
- 现在(组诗)
- 一地酸涩的风花雪月
- 凸凹之间:白云鄂博笔记
- 草原在我们的歌声里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三
-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4
- 《莫高窟》教学设计二
- 《黄山奇松》教学实录
-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一(附反思)
- 在生与死之间感悟生命的价值——《艾滋病小斗士》教学案例
- 《黄果树瀑布》说课稿
-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实录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实录及点评
-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二
- 《莫高窟》教学设计三
- 《黄果树瀑布》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课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四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