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4
积累与运用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可以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出相同的逻辑关系。
2.积累表示时间流逝的四字词语。
3.了解说明文也可以写得形象、生动,进一步掌握说明方法。
4.能作简单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锻炼语文综合能力。
5.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寻找材料进行习作。
教学准备
教师:若干用不同的关联词表达相同的逻辑关系的句子。
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作好相关准备。
教学课时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读一读这些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在哪里见过。
2.再读一读这些句子中的关联词语。
3.这些关联词语都表示什么关系?(假设)自己体会一下假设关系。
4.还有没有表示假设关系的其他关联词语?
5.选择其中的关联词语造句。
二、语海拾贝
1.读这些词语。
2.不理解的同桌互相说一说,或者查一查工具书。
3.
选自己喜欢的背一背。
4.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让学生归类得出这些词语都是与时间变换有关的,便于积累。
5.还有哪些跟时间变换有关的成语,让学生说一说。
6.选自己感兴趣的练习说话。
三、互动平台
1.自己读一读三位同学的对话。
2.勾出对话中关于说明文方法的词句。
3.在本单元说明文中找出使用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的地方。
4.议一议《数字图书馆》在写法上的特点(用了拟人的方法)。
5.讨论:怎样把说明文写得形象生动?
四、综合性学习——环境调查
1.确定活动目标。
(1)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关注生态环境。
(2)学习初步的调查方法,学会与人合作。
(3)能简单地记录调查报告。
2.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搜集身边自然生态或生活环境的有关资料。
(2)教师搜集调查报告的例子供学生参考。
3.活动设计。
(1)根据当地的环境,找出污染源,确定调查的方向,准备相关的材料。
(2)自愿组合,交流分工。以调查小组为单位,确定调查内容,交流讨论后形成统一意见。
(3)各小组开展调查活动,做好记录,交流达成共识,形成书面报告。
(4)教师根据掌握的资料,提出有实效的建议。
(5)交流汇报,评价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各组的调查报告进行评价,表扬整理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6)为下一堂课作好铺垫。
由于本单元的习作题目中就有环境调查报告,让学生整理调查报告,为下一堂课作铺垫。
五、习作百花园
1.读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在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习作。
2.如果选择第一个题目的,可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环境调查报告来写。
3.
选择第二个题目的,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寻找材料。
4.全班交流写作内容。
5.教师进行指导。
6.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7.同桌互改,班内交流。
8.对改得好的进行表扬。
六、自主阅读园地
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2.不明白的地方勾画出来,多读两遍。
3.交流: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
4.全班讨论:怎样科学用脑?应该养成哪些好的学习习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时间
- 因为有圆
- 令人头疼的妹妹
- 我的反思
- 出租时间的孩子
- 鱼儿之恋
- 母爱桥
- 成长的第一个台阶——学会坚强
- 悲伤的香樟树
- 我的理想
- 相处、分离
- 菜场捉贼记
- 美丽的蜕变
- 我现在的班主任
- 我爱我家
- 能动借鉴,风格彰显
- 浅析永乐宫壁画的色彩残缺痕迹
- “末班车”
- 与自然对话
- 油画中的光线意境论
- 山水画浅悟
- 现代设计中唐山皮影文化创新应用
- 综合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中西思维方式之绘画审美差异
- 试论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与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措施
- 婉约和儒雅
- 苗寨的思考
- 探究新形势下创新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 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及培育机制研究
- “语”味浓浓,胜似槐香——《槐乡五月》课堂实录及点评
-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二
- 《恐龙》教学设计一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
- 《狼和鹿》教学设计三
- 抓住对比 探究明理 ——《狼和鹿》说课设计及反思
-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二
- 《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一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一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二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二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三
-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