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31
草原即景 教案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动人的旋律,优美的舞姿,勾起多少人美好的回忆,激起多少人对那神奇土地的向往。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草原,感受她独特的魅力。(揭示课题)
二、自主朗读,自主体会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再读课文,按课文第2题的要求边读边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3. 交流阅读感受,相互质疑、解答。
三、品味课文,领悟美景
1.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根据自己的批语说清楚为什么喜欢。
2. 请学生分析后,让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再集体朗读,共同领悟美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学到这儿,我也禁不住激动起来,可惜,我没有去过草原,有没有哪位同学去过?给我们介绍介绍。
4.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1. 作者笔下的草原如此动人,摄像师眼中的草原又是怎样的呢?一起去欣赏欣赏吧!(播放配乐风光片)
2. 你眼中或心中的草原又是怎样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和同桌交流交流吧!
3. 学完这一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关于作者
萧乾: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自称为“未带地图的旅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步入文坛,与沈从文等一起被称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939年至1946年,萧乾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讲师,并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萧乾以战地记者的身份驰骋欧洲战场,成为二战时期中国派驻欧洲唯一的战地记者。二战结束后,萧乾还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战犯审判等大事,写下《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著名通讯报告而名重一时。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萧乾取道香港回到北京,开始了他起伏跌宕的后半生。
萧乾一生著作甚丰,有大量的回忆录、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和译作,包括长篇小说《梦之谷》、自传体作品《未带地图的旅人》、报告文学《人生采访》、翻译作品《好兵帅克》和《培尔·金特》。晚年,他与夫人文洁若耗费5年时间合译的现代派意识流作品《尤利西斯》(Ulysses),更为世人所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润物细无声
- 致妈妈的一封信
- 拼吃一族
- 我们的副班长
-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
- 母亲——我心中的唯一
- 勇气
- 那颗耀眼的星
- 宽容
- 我们学会了什么
- 寄远
- 这就是我
- 回家
- 亲爱的,我想对你说
- 向往绿色
- 豌豆蛋白的改性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谈有效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策略
- 论高等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养老金入市承载多少厚望
- 谈个案社会工作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悬赏广告法律问题的研究
- 国内高职院校“分层教学”实践研究综述
- 基于职业教育下营销专业发展趋势的研究
- 抗战损失大调查
- 卡拉OK著作权保护问题探析
- 对学生评价教学质量的反思
- 探讨深化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若干思考
- 走进阅兵训练基地
- 微电影研究综述
- 高校寝室安全文化建设实践探究
- 《石头书》第二教时教学设计
- 《石榴》教学设计二
- 《航天飞机》教学实录
- 《桂花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掌声》教学设计一
-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蒲公英》教学设计二
-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一
- 《西湖》教学设计
- 《石榴》教学设计三
-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二
- 《北大荒的秋天》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 《西湖》教学设计二
- 《桂花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