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5
课堂生成精彩——《瀑布》识字教学
关注课堂生成,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一面鲜明的旗帜。我在上《瀑布》识字一课时,有效地把握了“生成”,使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案例:
按照我事先预设好的情境: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然后把生字卡片贴在大树上,准备带着学生玩“摘果子”的识字游戏。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识字游戏。
(这时,却发生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插曲。多嘴的余威爆出:玩“摘苹果”的游戏。我没有想到我设想的只是“摘果子”而己,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去摘什么果子,这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没有批评余威,而是适时地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了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巧妙的顺着学生的思维,上了一堂学生喜欢的识字课。)
师:哦,我们班的余威肯定最喜欢吃苹果了。
(学生们被我的幽默逗得哄堂大笑,余威也笑眯眯地望着我。)
师:小朋友们平时是不是最喜欢吃水果呀?
(学生们齐声回答:“是。”)
师:接下来,我就满足大家想品尝水果的心愿。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果园里,去尝一尝那些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水果吧。
(“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了。)
师:谁上台来把自己最喜欢的水果介绍给大家认识一下?
(学生们兴奋地跃跃欲试,一个个高举着小手,生怕老师没有点到自己的名字,有的学生甚至在下面大喊:“我来,我来。”看到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我暗暗高兴不巳。)
刘超:我最喜欢吃苹果,所以我摘下来的是又酸又甜的苹果,请大家跟我一起认识它--“喻”“比喻的喻。”
(刘超从树上摘下了生字卡片,学生们就跟着他一起读。)
许可:我摘的是甜甜的梨子,请大家跟我一起读--“般”“一般的般”。
刘小毓:我摘的是人参果,请大家跟我一起尝一尝这美味的人参果--“屏”“屏幕的屏”。
李子为:我摘的是海南岛的特产椰子,我来教大家认识它--“丈”“丈量的丈”。
方诗佩:我摘的是又大又圆的桔子,喜欢吃桔子的小朋友一起来品尝--“尘”“灰尘的尘。”
柳昊:我的摘的是弯弯的香蕉,香蕉非常可口,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瀑”“瀑布的瀑。”
(指名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师:刚刚我们不仅品尝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小朋友们还很快地认识了6个生字宝宝,你们真聪明!
教学反思:
在本环节教学中,我完全没有按照事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教学生取代传统的老师教学生的教学方法。这种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地习惯,把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的识字成为自己的生活需要。
一、努力在识字与生活间建立联系,让学生深切体验这种需要,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摘水果”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构思教学情境,它不仅把识字和实物建立了联系,丰富了这些汉字的人文积淀,更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了愉悦,给予了他们进一步去学习其他水果名称汉字的冲动。,因此,他们学得兴致盎然,表现得积极,热情,独立,主动。二、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是我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宗旨,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让他们完全成为识字的主人的理念指导的结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在路上
- 柱子
- 我最敬佩的人
- 在路上
- 文具盒时代
- 美丽的小花园
- 期盼
- 月夜的回忆
- 那些零碎的往事
- 雨中的笑声
- 听夏雨
- 哦!通过了!
- 痛苦之后
- 黄山游记
- 写给未来的宝贝
- 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责任与作为2
- 论“迁想妙得”在图形创意中的应用价值
- 论元代青花纹饰特点及其审美特征
- 精品力作 唱响时代主旋律
- 手工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重要性
- 理论阐释 引领赶考正确方向
- 赶考合唱 行业汇聚发展激情
- 中国电影:故事里的硬实力与全球化的话语权
- 吕振华:创业“千里马” 为民“老黄牛”
- 省直先锋 率先垂范做榜样
- 中国民企电影亟待提升的文化正能量
- 赤道·北极
- 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项目评审报告
- 艰苦奋斗 凝聚圆梦力量
- 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责任与作为1
- 《游园不值》窦桂梅教学实录
- 《精读与略读 》教案
- 《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
- 《精读与略读》教学实录
- 《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设计
- 《识字1》教学设计
- 《七律长征》课堂实录
- 《谈礼貌》教学设计
- 《水》第一课时“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 《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 《精读和略读》教学设计
- 《问银河》教学设计
- 13《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