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积累与运用(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区别同音字、多音字,积累四字短语。
2能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
3读背古诗,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4读小诗,练习音序及部首查字法,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2背诵古诗。
3练习自主填字。
教学难点
1培养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指导孩子有顺序、有条理地写话。
教学准备
师:挂图、字典。
生:字典。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1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篇有趣的课文,今天,咱们的老朋友“积累与运用”又与大家见面了(板书课文题目)。
2这次“老朋友”又将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有趣的知识呢?想知道吗?请打开书吧!
二、填一填,区别同音字
1有四只蝌蚪娃娃走丢了,大家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出示挂图:“小蝌蚪”和“妈妈”。)
2读读小蝌蚪身上的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呢?指名读,小组读,师正音。
3找找这几个字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读音相同。)
4试着找一找:小蝌蚪的妈妈分别是谁?
5抽一名同学上台板书演示,其余同学在书上填。
6交流评议,抓住出现的问题,重点指导。
三、读一读,你还认识我吗
1出示词语卡片(圆形,可贴于黑板上)这些词语娃娃你们还认识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2词语擂台赛。
每组抽出一个孩子上台来读,比赛看谁读得准确,生互评。
3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让他拿词语卡片考大家,开火车读。
4学生评议,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请同学帮帮他。
5自己读读,记住这些词语娃娃。
四、选择正确的多音字
1自己读一读句子,看看加点的字该读什么音。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选择读音。
3生汇报,师点评。
五、背一背,读记古诗
1前面我们学习了一首李白的古诗,还记得吗?齐背。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朝诗人吕严的诗《牧童》。
3出示诗歌,先自读,借助拼音把它读通顺,再指名读,互读。
4一边看图一边想:古诗讲了怎样的情景?
(青青的小草铺满原野,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牧童回来已是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5生自由地说。(不要求说得全面,说到一点也可以。)
6多么淳朴的牧童,多么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啊。想把诗歌背下来吗?
7多种形式朗读。注意读出韵味。读背古诗。
六、查字典,自主识字
1复习查字典的方法,抽生说说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2分别请一位同学作小老师演示两种不同的查字典的方法,生仔细看,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
3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查字典方法:如果知道读音,不会写字,就利用音序查字法;如果知道字形,不知读音,就用部首查字法。
4查查玩玩,看谁先读通小诗。
①自读小诗,圈出不认识的字。
②查字典,(用部首查字法)给生字注上拼音。
③交流评议,指导读准生字。
④同桌合作,再读小诗。
⑤抽学生读诗,评议,齐读。引导读出感情。
七、写话(建议单独用一课时)
1说:有条理地用“先、然后、再”说一件事,要有先后,有条理。
2写: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八只手
- 当班长的滋味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我的好朋友
- 永远的大树
- 记忆中的老王
- 我的好朋友
- 会“变脸”的爸爸
- 我的妈妈
- 我们这群女孩
- 难忘的老师
- 我的好朋友
- 老师,您真好
- 我的父亲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相约博物馆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漫谈肖像漫画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屈原的一生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雨巷》教学设计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