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4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三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课前准备: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课文。
教师: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
1、你们学过李白的那些诗歌呢?比比看,哪个小朋友背得最多最好?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看到题目,你想提什么问?
生:黄鹤楼在那里?
生:烟花三月是什么时候?
生:碧空会有尽头吗?
……
3、师:很好,今天我们一边欣赏,一边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读诗,把字音读正确。
2、检查读,赛读。
3、学生交流读后感悟。
4、自由读全诗,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三、自主感悟,探究诗意
1、导语。
2、个性化阅读,感悟诗意。
3、合作交流,加深理解。
4、总结: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的地方,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具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四、读中品析,再现意境
1、过渡。
2、学生读诗,渗透学法。
3、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送别情。
4、看课文插图,表演体验送别情。
5、解决疑难。
(1)、故人:老朋友。
(2)、西辞:告别后向东而去(扬州)
(3)、烟花三月:春天烟笼春花。绚丽无比。
(4)、孤帆远影:一片孤帆消失在远方。
碧空尽:在天边消失了。
惟见:只见。
天际流:天边流。
(5)、抽生理解诗意。
6、小结: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好朋友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让我们一起来读!
五、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过渡:真正了解了诗歌以后,就要把自己当作诗人去读诗,再现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2)学生练读全诗,小组赛读。
总结: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一起去送送孟浩然吧。
六、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交流送别诗,体会送别情。
2、选择个性化作业
1)画一画: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场景;
2)演一演: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情景;
板书:
下 (去)
(西) 黄鹤楼————扬州 (东)
(湖北省)
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班里的“不速之客”
- 爷爷,我想对您说
- 哎!都是愚人节惹得祸!
- 迈向永恒的绿色
- 我的乡村生活
- 丫山一日游
- 童年糗事
- 竹篮打水未必空
- 给爷爷的一封信
- 寓言-是一种精神迷信
- 两次鞠躬
- 冯老师给我的印象
- 除夕真热闹
- 校园QQ糖
- 偶然让我遇见你
- 移动互联网助冬奥 安全移动市场利好
- 三星发布15TB固态硬盘SSD
- 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
- 提高工业软件研发与产业化水平
- 大数据:把联网的消费者变为盟友
- 最大程度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本
- 达沃时代努力打造“中国好存储”
- 移动医疗:体验医疗服务信息化
- 信息化建设助力沈阳机床协同发展
- 大数据技术领域的九大痛点
- 中国式云计算 挑战中谋胜
- “双百计划”拉开海南生态软件园打造2.0升级版大幕
- 汉柏发布云眼 填补自主云安全空白
- 英特尔和美光科技推出突破性存储技术
- 江淮汽车:统一BOM数据管理平台
-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
- 在心灵对话中飞扬激情的脉动——孙建锋《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赏析
-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二
- 诗文相融情景同现
-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一
- 《掌声》教学设计二
- 《北大荒的秋天》第二教时教学设计
- 《山行》教学设计
-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实录及评点
- 《掌声》教学展示设计
- 《掌声》教学实录
-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一
-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二
-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