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4
11 漂浮的山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了解文中写了“山”的哪几方面。并学习“山”的身高和外形两部分;
3、通过学习“山”的特点,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写了“山”的哪几方面,掌握“山”的身高和外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板书“山”字,请学生帮忙读这个字,并说说自己看到的山的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特殊的山,相机板书完整课题:漂浮的山。
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课文。
①、认识文中生字词;
②、弄清漂浮的山指的是什么。
2、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①、漂浮的山指的是什么?(冰山)
②、出示生字上卡片,要求学生读、记
尼
诞
逛
区
③、教师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记住“诞”“逛”二字
诞——延
逛——狂
④、听写生字词
尼姑、诞生、逛一逛、地区
⑤、订正。
三、再读课文,了解冰山的特点
1、教师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冰山的哪几方面?
2、引导学生汇报情况,根据回答相机板书:
身高:
外形:
漂浮:
数量多:
3、学习第三自然段(身高部分)
①、自由读这一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并告诉学生:
134m
1~2倍
90m
6倍
这样用数字说明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②、学习句子:这还不能算是它们实际的身高,因为漂浮在海上的冰山,大部分身体藏在水下,只在水面露出一个脑袋。
A、反复读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B、指名回答;
C、引导从“身高”、“身体”、“脑袋”这三个词明白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齐读这段话,读出冰山在身高上的特点。
4、学习第四自然段(外形部分)
①、自由读,说说从这段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②、汇报情况
根据汇报板书:
南:个儿较大、平顶
北:个儿较小、尖顶
③、引导学生从南极的冰山和北极的冰山不同的对比中,了解比较的说明方法。
④、齐读第四段。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安排下节课学习要点: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冰山的身高和外形两方面的特点,下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山”的漂浮,了解一些关于冰山、冰川的知识,大家先去收集一下好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秦皇岛之旅
- 第一场雪
- 日全食
- 冬天来了
- 钓鱼
- 家乡的美景
- 我是小导游
- 爱看书的我
- 中秋节
- 开学了
- 我就是我
- 美丽的花坛
- 我的自画像
- 学滑板
- 丰富多彩的春天
- 公民教育的关键是形成公民“意识”
- 自媒体时代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情境教育研究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构建
- 个别咨询技巧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运用
- 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管理系统实现方案研究
- 从“平桥模式”可以看到什么
- 应用型本科及本科职业教育内涵试析
- 水利类大学生如何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需求
- 职业学校积极心理咨询实践研究
-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组织模式
- 职业教育应从消极走向积极
- “三证”融通培育创新型技能人才
- 职业教育:迁就还是激励
- 从市场角度谈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
- 挑战者号爆炸的悲剧
- 这个展销会开得好
- 学会发现
- 《烧纸船》教学设计之一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一
- 《田忌赛马》教材理解之一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四
- 我这样教《田忌赛马》
- 快乐交流 轻松评议
-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
- 《电子娃娃乘车记》教学设计之一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二
- 案例描述:“我要宴请孙膑”
- 于永正教学实录——《新型玻璃》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