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29 颐和园的长廊

29 颐和园的长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29 颐和园的长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长廊的美。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长廊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情境,感受长廊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板书:颐和园)同学们,谁去过颐和园?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又大又美)而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循着作者的足迹,饱览颐和园长廊的美吧!

(板书:的长廊)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段落的序号。

2课件(或小黑板)检测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

3分小组读课文。

4读完全文,你感觉这长廊怎么样?

三、细读课文,感受长廊的美

(一)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讲读第1~2段。

1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这句中,你了解到什么?

2引导学生从第1段进行质疑。(引入第2段的设问句。)

3作者同我们一样,也产生了这个问题,他就积极地去寻找答案,他找到答案了吗?因此,作者用一个设问句,给我们造成了悬念,成功地引起了我们读者的好奇心,引我们随他一同去欣赏长廊引人注目的地方。

板书:长廊

(三)讲读第3~10段。

1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第3~10段。

2这部分内容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第3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你从中了解到长廊的什么特点?板书:建筑艺术绘画艺术

3欣赏长廊的美,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1)长廊的美,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这就是长廊引人注目的地方呢!

(2)长廊的建筑非常精美,它有三绝:一是造型绝,全长728米,从万寿山上看,形状像一只倒挂的蝙蝠;二是风水绝,北倚万寿山,南临昆明湖,依山傍水,构成美丽的图画,园中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真可谓是变化无穷;三是结构绝,斗拱结构,全部是木头搭成,竟没用一颗钉子。相机板书:精美三绝万寿山昆明湖小结:我国民间有在建筑物上画刻蝙蝠的习俗,而蝙蝠倒挂的意思就是表示福到了。而长廊所处的地理形势非常绝,既考虑了气候,又考虑了游人对园中美景的一览无遗,真是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移。造型更非比一般,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多么精湛的技艺呀!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啊!引读第4~7段,还可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齐读、赛读等形式,读出长廊的美,因势利导,感受其中几个句子的妙处,并反复感受长廊三绝的精美。这三段的中心句是——(生齐答)。过渡:长廊的美,不只体现在建筑艺术上,还体现在——(生齐答:绘画艺术)

(3)关于绘画艺术,作者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A快速默读第8~10段。

B第8段在第8~10段中有什么作用?

C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相机板书:赏心悦目

(4)小结:这些画来历不凡,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颜色各异,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4课件、插图等再现长廊的美,让学生再一次形象地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5师生合作朗读第3~10段,师引读,让学生再从文字中感受一次长廊的精美。

6小结:课文从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两方面详细描写了长廊的美,让大家领略了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景象,让大家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四)齐读最后一段,读出对长廊的向往。

(五)梳理文章结构:师生共同完成。

作者以总分形式介绍了长廊的美,文章开门见山介绍了长廊是颐和园最著名的景致,被列为吉尼斯世界纪录,那么到底有什么地方引人注目呢?作者以一个设问句激发读者的兴趣;接下来第3~10段详细为我们介绍了长廊的美,其中第4~10段是全文的重点。第4~6段详细介绍了长廊建筑艺术的美,作者抓住了一个“绝”字,从造型、风水、结构等方面作了介绍。第8段是一个过渡段,作者其后在第9~10段写了长廊的绘画数量、由来和种类等方面的情况。最后一段以一个疑问句收尾,激发同学们对长廊的向往。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晰,我们学习时要注意学习其写作方法。

(六)总结

长廊是颐和园中匠心独运的一大手笔,除了它的长度和它所具有的建筑功能闻名于世以外,长廊最吸引人之处还在于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彩画长廊。人们在长廊中漫游欣赏的时候,就仿佛是走入了一座别致的精妙画廊。这条独一无二的长廊,代表了中国园林建筑的高超水平,是颐和园内的建筑经典。

四、巩固

感知现在,长廊就在你们眼中,用上课后4题中的词语,说说你眼中的长廊是什么样的。

五、练习与拓展

1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2朗读摘抄自己喜欢的句、段,体会文中的语言美。

3仿写小练笔: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广场等),按总分形式把它介绍给大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聪明的小羊
我的小闹钟
黑板上的问号
《狐狸和乌鸦》续写
冬雪
蝴蝶记
那一天
我的侄子
西湖美景
有趣的绕口令
委屈
我在QQ农场种菜
我的书包
植树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你想成为一名神经科学家吗?
乘坐飞艇去金星探险
浅谈互动讨论课堂教学方式的应用
绿豆芽成长记
基于NSSE的高校本科生学习情况调研分析
论高校教师的授课艺术
动物也会“造林”
怎样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试证大于4的偶数均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放飞梦想畅想未来
金属中的另类
让人欢喜让人忧
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教师因素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浅谈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盛新凤《去年的树》实录及评析(二)
霍懋征《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及评析
江苏特级薛法根《卧薪尝胆》教学实录
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大、暮江吟)
《群鸟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夏天》第二教时教学设计
天安门广场 第一课时
全国一等奖优课欣赏《古诗两首》
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给颜黎民的信》导读
文章不是无情物——《圆明园的毁灭》导读
梅花魂 爱国情——《梅花魂》导读
《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案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古诗教学的重大突破——重庆二赛场第一名《古诗二首》赏析
围绕中心句展开思路—— 《詹天佑》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