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6
一只贝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体会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字词卡、贝壳、珍珠、挂图、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示物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贝壳和珍珠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有什么关系吗?你们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
(2)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
(3)四人小组交流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并说说生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你读懂了什么?
3.默读课文,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几下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提出来。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
四.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卡片认读生字词。
2.听写生词。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棒。
2.海边的贝壳很美,同学们知道这些贝壳是怎么来的吗?
3.漂亮的贝壳让人赞美,但有一只贝壳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因为它不漂亮。后来,这只不漂亮的贝壳形成了什么?(一只罕见的大珍珠)这颗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呢?齐读第3、4段。
4.珍珠真的像作者描述的那样形成的吗?
(不是的,珍珠的形成是因为有杂物刺激。)
你是怎么知道的?
5.作者在课文中写道“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只能默默地忍受……”“这是……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你是怎样体会的?
三.指导朗读,陶冶情感
四.联系生活,拓展训练
1.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们敬佩那只不漂亮的贝壳吗?为什么?
2.师总结: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奉献出最珍贵的东西。
3.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我们周围有这种行为的人吗?说给大家听。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预习11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减肥记
- 敢说我最棒
- 未来的房子
- 回忆你离开
- 反思
- 玫瑰花
- 和同学发生的一个误会
- 我学会了溜冰
- 惜——那段情
- 我的路,在延伸……
- 未来的教室
- 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
- 奈何桥边
- 我们在一起
- 空白
- 香港“占中”事件的法理学思考
- 电气设备安全用电的重要意义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 小红书还想继续“红”
- 长江上游地区低碳技术发展现状及与相关区域比较
- 宜家还能更省吗?
- “舌尖上的X”结构体探析
- 传媒业广告增长在于娱乐,移动广告还得等等
- Dash Button为什么是个好主意?
- 另一个舞台“导演”
- 一个打败了时间却没战胜自己的作家
- 35kV线路避雷器在电网中的防雷应用研究
- 做硬盘也要拼设计
- 农林专业英语词句特点与翻译研究
- 《雾凇》教学设计(第二教时)
-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三
- 《雾凇》教学设计
- 《泉城》课堂实录及反思
- 《泉城》教学设计三
- 《雾凇》教学设计(详案)
- 《一路花香》教学反思
- 《泉城》教学设计
- 《泉城》教学设计二
- 《泉城》教学设计四
-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二
- 《一路花香》教学案例
-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二
-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 《维生素C的故事 》综合实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