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28★骄傲吧,祖国
教学目标
1.能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南极恶劣的环境和北极科考的内容及意义,体会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出课文大意;学习科学家为科学,为人民,为祖国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挂图。
学生:了解南极恶劣的环境和北极科考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疑问设置,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通过自读,基本了解了这篇课文的内容,现在我们来尝试着补充一个句子好吗?
1.出示:祖国啊,为骄傲吧!
2.抽生回答。
师:金庆民是第一个涉足南极文森峰这个死亡地带的中国女科学家,在南极谱写下生命的壮丽篇章。
(填写:祖国啊,为你的女儿骄傲吧!)
师:是的,这些为科学,为人民,为祖国勇于探索的南极科考队员怎能不让祖国骄傲呢?(板书课题:骄傲吧,祖国)
二、自读提示,自主阅读
1.出示“自读提示”。
(1)画出生字多读两遍,遇到长句子、难读的词再多读两遍,或同桌互相帮助一下。
(2)快速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本文内容。
(3)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学过的符号画出来。尝试边读边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4)思考《骄傲吧,祖国》一文主要写了什么。
2.自由读文。
3.同桌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学生质疑词语,相互解答。
2.教师参与答疑活动,在关键处、疑难处点拨。
四、概括内容,理清线索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第一个涉足南极文森峰这个死亡地带的中国女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为祖国争得荣誉的事。)
2.小组交流、思考: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段):南极是“死亡地带”,进行科学考察非常艰苦。
第二部分(3~7段):“我”历经生死,发现铁矿。
第三部分(8~11段):“我”与战友们汇合,为彼此的成功而欢欣。
五、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生自由回答)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习之前,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习这类课文都用过哪些学习方法?(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板书学习方法:读—画—想)
六、重点研读,加深感悟
1.讨论:科学家去南极考察,当时的条件怎样?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
(2)小组讨论,自主解决。
(3)小组反馈:读读认为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这样具体的描写南极科考的艰苦有什么作用?同学互相评价、补充。
(板书:险恶的天气条件:零下40摄氏度左右、终年冰雪覆盖
地形条件:山势险峻、海拔5140米
生活条件:没有人烟、没有生命的死亡地带)
(4)齐读找到的段落或句子。(侧面烘托出了队员不畏艰难险阻,为国争光的豪迈气概。)
2.师:在如此险恶的条件下,“我”也因此经历了许多的艰难,请概括一下,“我”经历了哪些困难?全班交流。找到相应的句子读读。
(1)生活的艰辛。
(2)工作的艰难。
(3)生命的危险。
3.虽然当时条件恶劣,“我”又经历了许多的艰难,但“我”心中却十分的温暖、火热,因为“我”觉得有一股暖暖的情谊在包围着“我”。请在文中找出体现浓浓情谊的语句。(亲人情、战友情和祖国情)
4.正因为有这么多的“情”支撑着她,所有,作者才能突过重重困难,找到矿藏。请问:“我”发现的矿藏仅仅只是铁矿吗?
出示:一个人,能为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奋斗,永不停息地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去攀登一个又一个新高度,难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吗?
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5.齐读最后一段,思考: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点明题旨,深化中心。)
七、总结
师:文森峰这个死亡地带,没有人烟、没有生命,山势险峻,终年冰雪覆盖,冰原随时可能吞没地质队员的生命。但是当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时,南极科学考察的队员不畏艰难险阻,为国争光。所以我们要高呼——骄傲吧,祖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反思
- 我学会了溜冰
- 玫瑰花
- 敢说我最棒
- 我的路,在延伸……
- 和同学发生的一个误会
- 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
- 回忆你离开
- 奈何桥边
- 未来的教室
- 空白
- 未来的房子
- 我们在一起
- 惜——那段情
- 减肥记
- 长江上游地区低碳技术发展现状及与相关区域比较
- 一个打败了时间却没战胜自己的作家
- 宜家还能更省吗?
- 另一个舞台“导演”
-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 做硬盘也要拼设计
- 电气设备安全用电的重要意义
- “舌尖上的X”结构体探析
- 35kV线路避雷器在电网中的防雷应用研究
- Dash Button为什么是个好主意?
- 香港“占中”事件的法理学思考
- 小红书还想继续“红”
- 传媒业广告增长在于娱乐,移动广告还得等等
- 农林专业英语词句特点与翻译研究
-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三
- 《泉城》教学设计二
- 《雾凇》教学设计(详案)
- 《雾凇》教学设计
- 《一路花香》教学反思
- 《泉城》课堂实录及反思
- 《泉城》教学设计四
- 《一路花香》教学案例
- 《一路花香》教学设计二
- 《维生素C的故事 》综合实践方案
-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二
- 《雾凇》教学设计(第二教时)
-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设计
- 《泉城》教学设计
- 《泉城》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