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4
24★到山下去看树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常年驻守在冰天雪地的高原的战士们热爱生活、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常年驻守在冰天雪地的高原的战士们热爱生活、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
师生:查阅资料了解高原雪山的气候特点、生活条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人们把解放军叔叔称作“最可爱的人”,你认为他们的“可爱”体现在哪些方面?(抗洪抢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打击外敌,守卫家园;驻扎边疆,捍卫国土……)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写了一群“可爱的解放军战士”,他们的愿望是——(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归纳成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到山下去看树?战士们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树?)
4.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哪些问题是通过我们自己读书能解决的,再看看我们在读书中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分组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比一比哪组读得最流利。
3.师生共同评价,并相机指导朗读。
4.读了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并勾画出相关句子。
2.交流。
(1)这是一座怎样的山?
①交流勾画出的句子,并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②补充介绍高原的气候特点、生活条件,深入理解战士们生活的艰苦。
(2)为什么战士们的愿望是到山下看树?
在交流中感受战士们长年驻扎在冰天雪地的高原,默默奉献生命的崇高品质。
(3)战士们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树?
指导朗读描写胡杨树的句子,体会战士们就像生命顽强的胡杨树一样默默奉献。
3.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体会感情。
交流:重点引导体会“将军缓缓地抬起手来,给我们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包含的深刻含义,领悟人们对战士们的尊敬和赞扬。
4.齐读课文。
四、拓展训练,指导阅读
1.出示句子:
(1)它的叶子常常是晦暗的灰色,至多是个淡绿色,没有银杏的挺拔和柏树的优雅!
(2)那树叶密密的、宽阔的胡杨树呀,随同它光亮的绿色……从此就永远印在我们青春岁月的深处!
2.读这两个句子,注意比较带点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交流。
(1)与银杏、柏树相比“晦暗”的灰色,形象地写出了胡杨树叶子长得不好看,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胡杨树的赞扬。
(2)在高原雪山下显得“光亮”的绿叶,是那么的富有生机,就如战士们年轻的生命,包含着作者对战士们驻扎高原、热爱生活、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的敬意。
4.小结阅读方法: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出租时间的孩子
- 母爱桥
- 菜场捉贼记
- 成长的第一个台阶——学会坚强
- 我的时间
- 令人头疼的妹妹
- 因为有圆
- 相处、分离
- 我爱我家
- 我的理想
- 我现在的班主任
- 美丽的蜕变
- 鱼儿之恋
- 悲伤的香樟树
- 我的反思
- 山水画浅悟
- 能动借鉴,风格彰显
- 苗寨的思考
- 浅析永乐宫壁画的色彩残缺痕迹
- 中西思维方式之绘画审美差异
- 探究新形势下创新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 与自然对话
- 综合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油画中的光线意境论
- “末班车”
- 试论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与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措施
- 婉约和儒雅
-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现代设计中唐山皮影文化创新应用
- 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及培育机制研究
- 《恐龙》教学设计一
-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二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二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
- “语”味浓浓,胜似槐香——《槐乡五月》课堂实录及点评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二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二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一
- 抓住对比 探究明理 ——《狼和鹿》说课设计及反思
-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三
-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
- 《狼和鹿》教学设计三
- 《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