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4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八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认字,巩固看拼音识字的能力。
2.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3.认识本课的八个生字,学会笔画“竖折”,并学写“山、日”。
学习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字读古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学习新笔画。学写生字。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识字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教学准备:
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
播放鹳雀楼的录像。
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
3.有一个古人他到了鹳雀楼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听听吧!做好指读姿势。
播放配乐朗读《登鹳雀楼》
4.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你准备好,小声地方跟着老师读一读。
学生活动:学生手指书边读诗边认字。
5.自己再读一读,在不认识的字上点上点。
6.这次咱们指着书大声地跟着老师读,注意点点字的读音。
二、理解古诗意思
1.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
3.见到美景,你再来读诗,读出你的高兴与喜悦吧!
学生活动:学生们做好指读姿势,配上音乐全班齐读诗歌。
4.我们看着黑板上的诗,听着音乐,配上手上的动作,现来读读。
板书:登鹳雀楼
5.谁愿意读读这首诗,其他同学做好指读姿势。
指名读2到3人。
三、读文后识字
过渡句: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
(字词课件)
1.文中“白日”“依山尽”变红,指名读。
2.“黄河”“入”变红,指名读、抢读。
3.“千里目”变红,小老师带读。
师:这些变红的字词,回去了,你还认识吗?
点击变红的字词,回到诗中,边点击生边读。
4.出示词卡:有些生字要搬家,跑到了我手上,你还认识吗?
(生字卡)黄、入、海、流、千、更、层、楼、
5.生字宝宝见到你们这么聪明又跑回诗里了。
看书,做好指读姿势,我们再来读诗。看看还认识他们吗?
6.这么美的诗你们能背下来吗?孩子们试着自己背一背。给一定时间自背后指名背。2到3人背。
四、指导书写
1.过渡语:太阳西下的景色多美呀!诗句里的字会写就更好了。
2.学习新笔画:竖折
板书:竖折
3.看哪个字用上“竖折”了?“山”
4.观察“山”字的结构,两笔与“竖折”的关系。
带着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山”。
5.在田字格中临写“日”。
观察“日”的结构、笔顺、感知“日”的笔顺。
总结:先里头后封口或先内再外。
6.自己喜欢写哪个字就写哪个字。
五、作业
将今天学习的古诗背给家人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桌上拔河
- 可爱小表妹
- 考试前
- 读《此地无银三百两》
- 我爱篮球
- 雷和雨
- 我的同桌
- 逛公园
- 我懂得了认真
- 聪明的小鸡
- 我是“小书迷”
- 我当“小保姆”
- 太阳花
- 小兔子和小蜜蜂
- 雾
- 法制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渗透
- 初中语文教学美与丑辨证统一浅谈
- 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指导的几种方法
-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
-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 论高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 情感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策略
- 小学英语教学从培养兴趣做起
- 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探究
-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
- 试析如何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 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本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
-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能力
- 下学期 识字学词学句(一)4
- 登鹳雀楼
- 我爱祖国
- 王二小
- 下学期 识字学词学句(一)3
- 春晓
- 草
- 古朗月行
- 我选我
- 下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题
- 春风吹
- 下学期 识字学词学句(一)2
- 寻隐着不遇
- 下学期 第一单元测试题
- 人有两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