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六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六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24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教师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那么,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呢?

2.(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理解诗句意思。

1.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

目:看。欲:想要。穷:尽。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四、指导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同桌互背。

4.情境体验:把自己装扮成诗人,看图吟诵古诗。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重点指导:

入:与“人”的区别。

穷:部首是“穴”(穴宝盖)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年四季
35世纪的我
池塘
大海
一件令我欢欣鼓舞的事
铅笔与橡皮
美在大街上
铅笔、转笔刀和橡皮的故事
“比武”
同窗好友
我是“运动员”
科技小队活动
参观西安大雁塔
“闯关”的玫瑰
一次家庭游戏
浅析中职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体化教学中如何避免学生两极分化
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基于“行为改善”的中职青年教师“主题式”校本研修
引领鲁班文化,育中职文化品牌
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
语文阅读教学演示课件的内容优化
浅谈服装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的培养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师生齐聚人民大会堂领奖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培养途径的优化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创新教育理念下“课题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B案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 教案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三教学反思教学
19生命生命一课一练(附答案)教学反思教学
关于生命的格言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教案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四教学反思教学
19 生命 生命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一教学反思教学
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A案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六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五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花的勇气教学建议教学反思教学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二教学反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