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9
《静夜思》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三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能背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吗?(请三位同学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讲读古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全诗的意思。
1.理解课题的意思。
(1)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
再看图选字意。
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
(2)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在静静的夜晚引起对家乡的思念。)
2.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板书:明月光
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里是好比、好似的意思。霜,引导学生查字典。(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好似地上结了霜)板书:地上霜
(3)把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合起来说一说。
4.理解第三行诗句:
看图,诗人在干什么?(抬头看天空中的月亮)。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举)。板书:举头望
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抬头望(
)的明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5.理解第四行诗句。看图,看诗人的表情,说说他在想什么。(他思念起家乡来)读第四行诗。板书:(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6.指名读全诗,并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7.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静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现客居他乡的孤独生活。(板书:客居他乡、深感孤独)后两句写“思”,诗人见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沉的思绪中。(板书:思念故乡;想念亲人)
8.指导朗读,在画“/”的地方稍加停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老师,您真好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我的好朋友
- 当班长的滋味
- 我的好朋友
- 记忆中的老王
- 难忘的老师
- 八只手
- 永远的大树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会“变脸”的爸爸
- 我的父亲
- 我们这群女孩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漫谈肖像漫画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相约博物馆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雨巷》教学设计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屈原的一生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