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5
《瓜娃娃打电话》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设计通过多种形式的生字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学汉字的快乐,把学语文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质疑问难,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把语文的工具性同人文性结合起来,健全学生的人格。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课后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感悟情境,积累文中写得生动、具体、形象的句子,体会瓜娃娃爱妈妈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爱母亲、爱亲人的情感。
3在交流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教学重难点
目标一、二。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小黑板、音乐带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揭题
1今天,老师要讲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孩子们想听吗?(随音乐讲文中的故事。)
一棵翠绿翠绿的冬瓜秧爬上了瓜架,叶子们只知道一个劲儿地向风儿招手,向雨丝儿点头,多贪玩啊。
而瓜娃娃呢,他悄悄地躲在叶子下面,牵着藤儿给根妈妈打电话,他说:“妈妈,您为了给我们送来甘甜的乳汁,让我们快点儿长大,日日夜夜在地下操劳。谢谢您啦,好妈妈!”
2这么美好动听的童话故事,你们想学吗?(想。)那我们就一起翻到86页学习15课(板书:瓜娃娃打电话)。
3同学们,你们能自己去读这个故事吗?遇到陌生的汉字娃娃你会怎么办呢?(多读几遍,先和它交上朋友。)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红色音节的生字娃娃,多读几遍。(师巡视。)
3把你圈出的生字娃娃大声地读给同桌听听,不会的互相教教。
4老师检查识字效果。(看老师的生字卡片,一起读读。)
(1)出示带音节的卡片,抽生读易错的音节,小老师教读后鼻韵母:秧、胖、丁,平舌音:翠、丝、操,翘舌音:招。
(2)去拼音认读。(小组交叉读、接力赛读、开火车读等。)
(3)重点字指导。
a表示动作的字:招、操。学生扩词语。
b用“悄”组词语,说话。
三、美读,学文
1孩子们,汉字娃娃刚和你们交上朋友,又悄悄地躲到课文中去了,你们还能认准它们吗?自由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更准确通顺流利。)
2孩子们,在读文的时候,老师要给大家提个醒,看小黑板上的几个词语(一个劲儿、风儿、雨丝儿、藤儿、快点儿),老师教读,学生跟读三遍。再出示课后第二题的词语练读。
3分段汇报读。
(1)读第一段。抽生读(要求其余的学生认真听)。师:从他(她)的朗读中,你想到了什么?
多媒体课件展示或简笔画描画出瓜秧生长爬上架,长出叶子的图画。师问:孩子们,你们看见了什么?
(2)充分议论之后,带着自己的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第一段,可以加表情,加动作读。
(3)个别汇报读—评—全体学生加动作齐读—尝试背诵。
(4)汇报读第二段。
边读边思考:当快乐的叶子正迎着风儿、雨丝儿快乐地生长时,叶子下面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师提示读第二段,一个胖胖的瓜娃娃悄悄地躲在叶子下面给根妈妈打电话。指导读好“胖胖的”、“悄悄地”的语气。找出瓜娃娃给根妈妈打电话时说的话,画上横线读一读。
(5)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瓜娃娃说的话,个别读—小组读—女生读。
a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瓜娃娃为什么要给根妈妈打电话了吗?抓住重点词“操劳”进行理解,根妈妈为瓜娃娃操劳了什么?
b瓜娃娃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对妈妈说这几句话呢?请你代表瓜娃娃来读这几句。(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重点指导读好“谢谢您啦,好妈妈”的情感。
c你觉得瓜娃娃可爱吗?为什么?
(6)美读全文(可伴音乐朗读)。
多么可爱的瓜娃娃,多么有趣的故事!让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吧。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记忆字形(引导学生借助旧字快速记字)。
2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范写“丝”字。
3学生练习书写。
加一加:日+=电扌+召=招
忄+肖=悄舌+甘=甜
4展评。
同桌互评,选取个别写得好的字全班展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当班长的滋味
- 会“变脸”的爸爸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我的好朋友
- 八只手
- 难忘的老师
- 我们这群女孩
- 老师,您真好
- 我的好朋友
- 记忆中的老王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妈妈
- 永远的大树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我的父亲
- 相约博物馆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漫谈肖像漫画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雨巷》教学设计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屈原的一生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