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9
《有意思的名字》教学设计
理念
语文学科中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总体发展,其落脚点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设计突出了语文性:利用学生姓名这一学习资源,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注意了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在活动过程中处处渗透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大家在认识各自姓名的含义中,初步感受了汉字本身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也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期盼。
教学目标
1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教同学认识自己的名字。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听清讲话内容的好习惯。
3主动参与活动,积极与人交流,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在积极主动的交流中发展语言能力及识字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1布置活动场地(黑板布置主题突出;环形座位便于学生交流)。
2自己的姓名卡片。
3轻音乐、儿童歌曲《找朋友》。
学生:1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2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卡片上。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教师选择班上两三名学生的名字编成谜语让同学们猜。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的名字都非常有意思,怎么把自己的名字介绍给别人,让别人能很快记住你呢?我们来看看两位新朋友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名字的。
二、指导看图,学习介绍自己名字的方法
1学生看图,说说李明和冬来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名字的。
2师小结: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可以先让别人认识自己的名字,再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
3教师用名字卡片介绍自己的名字,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先用学过的记字办法教学生认识老师的名字,向学生了解是否有更好的记字方法记住老师的名字,再介绍老师名字的含义,给学生以示范。)
三、学生自主交流,相互学习
1学生选择自己的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适时引导点拨。(应特别注意对识字方法的引导。)
2鼓励学生向全体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师生参与评价。
3游戏:给名字找主人(配儿童歌曲《找朋友》)。
学生分为两组,第一次游戏时第一组学生将第二组学生的名字卡片送还本人;第二次游戏时由第二组学生将第一组学生的名字卡片送还本人。同学间可相互帮助。找对的,主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感谢。
四、拓展练习
在轻音乐中学生根据自己名字的含义为自己的名字卡片配图或装饰。
五、课堂小结
通过认识别人的名字,既可以多认字,还可以交朋友。每个人的名字都包含着父母对我们的
希望和祝福。我们要爱自己的名字,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希望。
六、课后作业
将自己的名字卡片贴在教室内的“学习园地”里,办成“名字天地”,互相认识同学的名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八只手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我的父亲
- 我的好朋友
- 我们这群女孩
- 老师,您真好
- 记忆中的老王
- 我的好朋友
- 当班长的滋味
- 难忘的老师
- 我的好朋友
- 永远的大树
- 我的妈妈
- 会“变脸”的爸爸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相约博物馆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漫谈肖像漫画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屈原的一生
- 《雨巷》教学设计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