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5
《我的小天地》教学设计
探究目标:
1、识字教学中,了解自己的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热爱学习,积极参加有益的课余活动。
2、认识14
个生字,学会“工”等8个字。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的必要性。
探究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探究方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探究准备:教学挂图,录音带,生字卡。
课时安排:2
课时
探究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你们有自己的房间吗?里面都有些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导入:有个小朋友叫单单,她想叫我们去参观她的小天地,你们想去吗?
二:揭题,认识“的”。
1.学生读课题。
2.解释“的”的意思。
3.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用多种方法认读。
三:指导看图,结合识字。
1.师:单单告诉我,她很勇敢,自己一个人睡觉,我们去看看她的房间里有些什么呢?(出示挂图)
2.学生自由发言,出示生字卡片。
3.各种形式读。(小组读,齐读,开火车读等)
4.去掉拼音认读并组词。
5.教师指挂图上的物品,学生说词语。
四:结合生活识字。
1.小朋友,课余时间,周末时间,你们都做些什么呢?
2.单单的课余生活可有意义了,我们看她都干了些什么呢?(看挂图,说词语)
讲故事写字画画做手工看书读报
3.学生自由读。跟老师读。
4.找出要写的字,圈出来。
5.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6.反馈。比赛认读。
五:游戏激趣,巩固认识。
小鸭子回家(学生分组游戏):字宝宝们给小鸭回家的路设了障碍,会认一个字就解出一个障碍,前进一段路。哪组最快认完字,那一组就胜利了。
第二课时
探究目标:
1、继续巩固识字,认清字行。
2、学习写“工”等8个字。
3、总结延伸,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有意义的课余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探究准备:各种活动图片,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并组词。(黑板上画两棵苹果树,每个苹果里贴一个字)
(1)指名上来摘苹果,要会读会组词:
(2)还要教全班小朋友读记。两点做到的小朋友才能把苹果摘下放进“筐”里。
2.以“贴邮票”的方式,进行认字组词练习。
3.出示本课的生词卡,再次认读。
二.总结延伸
1.想一想,单单告诉我们她经常参加哪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呢?(指名反馈)
2.出示图,问:这些小朋友正在参加什么活动?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作用呢?
3.说说,还有哪些活动,对我们有帮助呢?(学生自己发挥)
4.教师总结,激励学生多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锻炼身体,增长才干。
三.指导写书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要求生认读并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强调部分字的笔画,书写并示范,特别是“笔”“读”“画”等。
4.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5.选出美观及不足的字,让生评选。
6.学生再练习。(教师注意提醒坐姿,握姿)
四、拓展训练
今天回家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做两件有益的活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好朋友
- 会“变脸”的爸爸
- 难忘的老师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当班长的滋味
- 我们这群女孩
- 我的妈妈
- 老师,您真好
- 我的好朋友
- 八只手
- 记忆中的老王
- 永远的大树
- 我的父亲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漫谈肖像漫画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相约博物馆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屈原的一生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雨巷》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