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1
《平平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喜欢读课文,有主动阅读课文的兴趣。
2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文8个生字,学会书写其中的4个字。初步认识父字头,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文中的一些动词。
4通过学文,初步形成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品格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教学。
2读课文,了解平平的手的作用。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2学生和家长谈谈手的作用。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引入新课
1学生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平平有一双怎样的手?……)
2读了课文,你的问题就会解决了。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平平画了一双小手,长辈们都夸平平的手真能干。)
三、自主识字,互相评议
1用你喜欢的符号勾出这课的生字。(爷、拿、奶、夏、妈、爸、怎、样)
2学生自学生字,同桌互查互评。
3学生当小老师巩固识字。提醒大家注意“怎”要读前鼻韵,“样”要读后鼻韵,“拿”、“奶”是鼻音。
4用生字口头组词语。
5自主识记生字。
你能用哪些巧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如“妈”是个形声字,左边的“女”字旁代表妈妈是女的,右边的“马”字代表读音。)
6自主探究,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要求写的生字,欣赏汉字的形体美。
(2)重点指导写“奶”和“爸”字。
“奶”字左窄右宽,第一画是撇点(ㄑ),与撇折(ㄥ)进行比较,第四画是一个新笔画横折折折钩(ㄋ)。
“爸”字上面是父字头(父),书写时要把它摆在上半格的下中,撇、捺的开口要大一些,能盖住下面的“巴”字。
(3)学生描描写写。
(4)赏评作业。先自评,把自己写得好的字做上喜欢的符号。然后小组评价,写得好的字,小组长画面小红旗奖励。最后各组选出写得最好的拿到班上展示,全班交流。
(5)自主练字:把你想写的字写一写。
四、精读课文,质疑释疑
1指名读课文,大家评议。
2学生质疑,自主释疑。
(1)了解平平的手做过些什么?(扶爷爷到田里看过麦苗;给奶奶摇过扇;和妈妈扫过落叶;和爸爸一起送过草料。)
(2)扮演角色,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扶、摇、扫、送”等表示动作的词。
(3)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一双怎样的手。感悟平平对老人的尊敬、关心以及他勤劳的美德。
(4)学生通过读文,感悟“一边……一边……”这组关联词指的是同时做事。你能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吗?通过学生用词说话,巩固对这组词的理解。
五、升华情感,总结方法
1你能想象平平的手还做过些什么吗?表演表演。
2你怎样向平平学习?
3“夸夸我的小手”:可以介绍自己用双手做过些什么,也可展示自己用小手做的作品。
4孩子们都有一双勤巧的手,让我们一起唱一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这首歌吧!
5通过这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阅读方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总结激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打篮球
- 小乖乖
- 难忘的“第一次”
- 汇聚颗颗爱心,点燃片片希望
- 我们的家
- 第一次炒鸡蛋
- 彝族——祭龙节
- 我的小狗
- 校园的四季
- 运动会
- 假如我有七十二变
- 我的自传
- 一件有意义的事
- 我,不平凡
- 我
- 梦里的美丽乡愁
- 否定与否定的反义词(外一篇)
- 寻找桃源(外二首)
- 余象斗的雕版
- 从此以后(组诗)
- 一天(组诗)
- 林何曾的诗(十二首)
- 梦断双桥人不回
- 法与德的契约之思(创作谈)
- 那些深埋在文字里的道德困境(作家读作家)
- 婚礼上弹吉他唱歌的小士兵(外三首)
- 自始至终,我只是经过(组诗)
- 生命之舟(外二首)
- 三都澳(组诗)
- 一个人的成长史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三
-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二
-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一
-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二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堂实录
- 《诺贝尔》教学设计一
-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一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一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四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二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活动单
-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一课时
-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三
- 《少年王冕》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