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4
《我爱吃的蔬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蔬菜,愿意把自己爱吃的蔬菜介绍给大家。
2学习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能用几句话介绍蔬菜的样子、颜色、味道、营养等。
3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和与人交流的勇气,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听话时认真有礼貌,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准备
1本课放大的彩色图一张。
2蔬菜大棚生产基地录像带和各种蔬菜卡片。
3各种精美的蔬菜头饰。
4学生每人准备一种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自己画的画或者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去农贸市场或蔬菜大棚生产基地走一走,看一看有哪些蔬菜,又有哪些蔬菜是你喜欢的,并记住蔬菜的样子、颜色、味道,以及咨询蔬菜的营养等。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蔬菜画下来或拍摄下来,也可以把实物带到学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新鲜、可爱、好吃的蔬菜,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2播放课前准备的蔬菜大棚录像带。
3小朋友,刚才我们跟着农民伯伯一起到蔬菜大棚里去走了一圈,你们都认识哪些呢?(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认识的蔬菜。)
4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那么多的蔬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爱吃的蔬菜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鼓励交流
1小朋友,老师把你们认识的蔬菜画了一些下来。(出示本课放大的彩色图。)老师画的这些蔬菜有的和你们一样特别爱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有兴趣和他们一起玩这个游戏吗?
2比一比,猜一猜,看一看谁最能干、最聪明。
紫色树,开紫花,
我像一个大苹果,
紫花谢了结紫果,
脸皮厚得不得了,
紫果里面装芝麻。
去了一层又一层,
弄得你直流泪水。
(打一蔬菜名)
(打一蔬菜名)
(猜谜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蔬菜的认识,为口语交际做铺垫。)
3小朋友,你们真能干,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你们瞧,书中图上的小朋友都忙着介绍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呢。我们也一起来加入他们的活动吧!
4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实物或图片,先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喜欢吃什么蔬菜?为什么?(重点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可从蔬菜的外形、颜色、味道、营养价值等方面讲述。)
5再分小组说一说,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游戏表演,培养习惯
1小朋友,你们刚才在小组内都说得非常精彩,听得那些大萝卜呀,西红柿呀,花菜呀……都乐得合不拢嘴。(出示蔬菜头饰)
2谁愿意带上这些漂亮的头饰,把蔬菜介绍给大家?
比一比,看一看,谁最能干、最勇敢?最好能结合自己课外收集到的相关知识,如营养等方面,一起介绍给大家就更好了。
(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不强求面面俱到,要注意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和锻炼学生当众说
话的勇气。)
3提出要求:
(1)说的学生注意说话时态度要自然大方,尽量把自己想说的话说清楚;
(2)其余学生注意倾听,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4小朋友,刚才你们的表演非常精彩,不仅从蔬菜的样子、颜色、味道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爱吃的蔬菜,还从营养的角度角度介绍了各种蔬菜,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5出示儿歌,读一读,记一记。
紫茄祛风通脉络,白菜利尿排毒素。
黄瓜减肥有成效,莲藕除烦解酒妙。
菜花常吃癌症少,芹菜能降血压高。
四、全课小结,课外延伸
1表扬勇于发表意见的学生,有机渗透说话、听话的要求。
2回家后把自己喜欢吃的蔬菜介绍给自己的小伙伴或家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反思
- 因为有圆
- 鱼儿之恋
- 悲伤的香樟树
- 成长的第一个台阶——学会坚强
- 我爱我家
- 菜场捉贼记
- 我的理想
- 我现在的班主任
- 令人头疼的妹妹
- 母爱桥
- 我的时间
- 美丽的蜕变
- 相处、分离
- 出租时间的孩子
-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及培育机制研究
- 现代设计中唐山皮影文化创新应用
- 婉约和儒雅
- 探究新形势下创新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 苗寨的思考
- 与自然对话
- “末班车”
- 中西思维方式之绘画审美差异
- 试论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与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措施
- 浅析永乐宫壁画的色彩残缺痕迹
- 油画中的光线意境论
- 综合文化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能动借鉴,风格彰显
- 山水画浅悟
- 《槐乡五月》课堂实录
- 抓住对比 探究明理 ——《狼和鹿》说课设计及反思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三
-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
-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二
- 《恐龙》教学设计一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一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二
- 《狼和鹿》教学设计三
- “语”味浓浓,胜似槐香——《槐乡五月》课堂实录及点评
-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二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二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