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4
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十七课《不平常的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及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间真情,体会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准备
课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了解书信常识。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辩词导入,引生入文
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说谎”对不对?为什么呢?(不对,骗人,不诚实等)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了一大群人在说谎。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板书:17不平常的信
二、初读,寻找兴奋点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办法先把课文读通,然后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总结:初步明白课文内容,他们不是撒谎,而是为了安慰抗日英雄赵蒙生的妈妈不要伤心难过而写的信,这是善意的谎言。(从定期写信、模仿笔迹等方面也看出战士们的细心。)
三、细读,找准情感持续点
1找出课文中一共写了几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
2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人写信“撒谎”的原因,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前两封信:第一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A和排长一起写第一封信给蒙生妈妈的战士们。
B战士们想象蒙生妈妈收到这封信的情景。
C收到蒙生妈妈回信的战士们。全班交流。
3带着自己的想象,再读这两封信,想:他们是的士兵。
4我们给蒙生妈妈写了很多信,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直和英雄……1946年春天。”抓重点词:一直。复习巩固过渡句的作用。
5自读文中的最后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想:这是一封的信。
6课件出示这最后一封信:再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7两次假设对比,说说自己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文中两封给战士们的回信。
四、精读,抓住情感升华点
在整个故事中,除了课文提到的不平常的信以外,还有很多不平常的人、事、物。不平常的你发现了吗?再读课文找一找。课件出示:不平常的人、事、物。
五、真情流露,评选感动班级人物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在善意的谎言里看到了很多真诚的人,有真情的人。课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感动,找找最让你感动的部分读读。说说谁最让你感动,并写上简单的推荐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校园
- 雷雨
- 第一场雪
- 二十年后的故乡
- my school(我的学校)
- 第一场雪
- 雪花
- 春
- 寸金桥
- 美丽的观海长廊
- 梦中的母校
- 我心中的那条龙
- 美丽的大海
- 参观相如广场
- 春天
- 视野·观点
- 高校外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完善对策研究
- 养老保障 公平与效率同步迈进
- 2月特别提醒
- 老人最需要什么样的孝
- 听力是学好英语的“破冰”之力
- 基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 高中英语教学的现实境遇及对策研究
- 焦点·人物
- 扎紧制度笼子,让监督更有力
- 新课程标准下高一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技巧
- 农村小学日记教学新探
- 春节,学会分享亲情
- 中德合作办学框架下的德语教学问题与教学改革探讨
- 过年回家为啥和父母没话说
- 挖掘教材语文因素 教科学课所不教——苏教版第十册《克隆之谜》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 我教《秦兵马俑》
-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后记
- 《识字4》教学反思
-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
- 体验失明——我教《海伦.凯勒》
- 轻松提高孩子的识字量
- 让这节课再“无趣”一些
-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反思
-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体验失明
-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 由“火红的太阳”所想到的
- 《精读与略读》反思
-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
- 《猴子种果树》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