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8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狐狸用“精神胜利法”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如果不是小猴子敢尝试,他们都将错过一顿美餐。它告诉我们做事要亲自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学习起点并不为零,他们的智慧口袋里装满了东西。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独特感受。
三、设计思路:
1.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朗读指导、以读为本中,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
四、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狐”等八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自读、挑战读、评价读等方法,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五、学习重点分析: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和有感情。
2.识字
六、学习难点分析:读中感悟,明白道理。
七、课前准备:课件、头饰猴子图、狐狸图、写字卡。
八、学习过程:
(一)看图识字,激趣导入
1.看图识字:(课件出示葡萄图,认读“葡萄”)你觉得葡萄成熟了吗?成熟的葡萄把小狐狸吸引过来了。(出示狐狸图,认读“狐狸。”)
2.激趣导课:可是狐狸却说葡萄是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学习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3.板书课题:17
酸的和甜的
指名读题,认识“酸”,强调平舌音。
(通过看图,既激发兴趣,又进行分散识字,由此质疑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
(二)初读感知,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
1.激趣引读,感知课文:大家想不想读读这个故事呢?请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下面的树叶。自己读书吧!
2.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练带拼音的生字:这个有趣的故事发生在葡萄园里。葡萄园里有许多可爱的字宝宝正想和大家交朋友呢!看,它们出来了,你会读吗?(学生先自己练,然后读给你的同位听。)
4.合作识字,交流方法:你认为哪个字难记啊?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5.共同练读不带拼音的字:生字宝宝把帽子摘下来了,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与齐读相结合。)
6.游戏识词:还有调皮的词娃娃躲在了葡萄里面,和大家捉迷藏呢!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吧!
7.指读课文,了解学情,集体正音。
(通过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能力有所提高。这种愉悦的识字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三)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1.播放录音,边读边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看图读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a指导看图:狐狸在干什么呢?
b指导有感情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狐狸非常想吃狐狸的感情来。(指名读,挑战读。)
3.学习第2、3自然段:
a引语:小松鼠和小兔子是怎么想的呢?
b指名读二三自然段。
c总结引读:他们都相信了狐狸的话。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它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对小松鼠和小兔子说的呢?请自由读4-7自然段。
1.在自读、合作读中学习4-7自然段。
A生自由练读。
B四人小组合作练读。
C请两个小组汇报表演读。在评价中指导读出感情。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狼王之争
- 未来的衣服
- 会背书包的机器人
- 快乐老家
- 我的朋友
- 我的弟弟
- 夏
- 我的第一个朋友
- 我的好兄弟
- 我的弟弟
- 我当小老师
- 我
- 童年
- 梦
- 不懂礼貌的小熊猫咪咪
- 未来20年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战略构想(1)论文
- 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研究(上)(1)论文
- 美术教学使用音乐的构思与实践
- 论新一轮相亲电视节目热的冷思考
- 论共同危险行为(1)论文
-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
- 人格的法学意义(1)论文
- 浅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利用研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 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
- 浅析构建轭式搭配的心理空间模型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二)(1)论文
- 浅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构建基础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九
- 《触摸春天》读后感:勇气的翅膀
- 《触摸春天》说课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五
- 《触摸春天》教学建议
- 《触摸春天》读后感:永久的春天
- 《触摸春天》教学片段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六
- 《永生的眼睛》综合资料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二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五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四
- 《永生的眼睛》练习设计一
- 《永生的眼睛》练习设计二
- 《触摸春天》相关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