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诗文相融情景同现

诗文相融情景同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4

诗文相融情景同现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

2、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调动感情,导入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王维是唐代一位大诗人。他写过首有名的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文用人们最熟悉的一句诗作为课题,读:

(指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学生齐读。)

2、我们还知道,课文是紧紧围绕哪个词语来写的?对,紧紧围绕“思亲”这个词来写的(教师在板书课题“思亲”下加着重号)。

二、情景同现,读文悟情。

过渡:诗人王维为什么会思念亲人?(课件出示:?)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来,带着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你先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听完了?你们说说看,王维为什么会思念家乡的亲人呢?

(3)老师听说三年级有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为了让自己孩子的生活更幸福美好,而双双外出打工的。三(6)班有吗?三(6)班中有没有孩子曾离开过爸爸妈妈一段日子的?多久?什么时候最想他们?想他们的时候,当时心情如何?好,就是你来读。

评价:这个孩子才离开父母×天,而王维与他家人一别已有两年。两年啊,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他的家在华山以东的蒲州(板书:蒲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长安则在华山以西(板书:长安),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两地相距有近1000里。当时的王维比你稍大一些,15岁的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只身一人出外求学。这种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一直伴随在他的身边,一直伴随在他在长安的每日每夜。你还想再读读这句话吗?试试。

带着份王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我们一起读。15岁那年,预备齐。

2、品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仅仅是因为王维少小离家,形单影只,感到孤独寂寞,所以才“思亲”。那“思亲”前的这个“倍”字又是什么意思呢?对,更加。(板书:更加。)王维为什么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是因为王维看到了——(生接: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

(1)是呀,有谁知道,王维在重阳节这天看见了怎样的情景呢?

你来读。

出示: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2)同学们,好好读读这段话。用心去读,用心去想,多读几遍,读完后再想想。待会儿,老师要请你来所说,你读了这段话,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交流。)

总结:有人看到了——,有人看到了——,有人看到了——,有人看到了——,这就是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啊!这段话该怎么读呢?你再试试。

老师给你们配上段音乐,你们一起来试试。

(3)过渡: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节日,难怪王维会称它为“佳节”。同学们,你刚才看到的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王维有没有看到?而此时的王维却,读——

出示:

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过去的700多个日日夜夜,王维就一直在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如今,当他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读——

课件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3、品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在重阳节这天,长安城里的老百姓家家户户欢度节日,使王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那么,此时此刻,他又想起了以前在家乡时,他与兄弟们是怎样欢度节日的呢?谁来读——

(1)出示:

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2)引读:希望大家能通过朗读,将王维以前的那份欢快带给老师,同时也带给自己。来,王维想,预备齐。

(3)欢聚的时光总显得那么短暂,欢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以前在家乡时,王维和他的兄弟们欢聚在一起,是多么地让他高兴,而如今的王维却,读——

出示:

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这就是——课件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4)而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兄弟们却在山的那头,不能相会,这就是“天各一方”;自己在山的这头,家却在山的那头;身在山的这头,而心啊,却早已飞到了山的那一边。他仿佛看到了,男生读——

出示:

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希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5)王维既想了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也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女生读——

(6)王维的这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重阳佳节到来之际变得愈发地浓厚了,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呀!他的这种情感,你能体会得到吗?一起读。

出示:

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4、品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王维真是个大诗人,在他思绪万千之时,就将这浓浓的思念融进了这几行诗中,读——

(1)出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老师现在有个问题想问你,王维的那些兄弟们有没有话想对王维说呢?他们又想对王维说些什么呢?给你三分钟,把他们相对王维说的话写在书上。

(学生小练笔,教师巡回辅导。)

(3)王维兄弟想对王维说些什么呢?你来说。(课件播放音乐。)

(4)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王维借这首诗表达出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同学们,这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已经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之一,从古至今,恒古不变。你瞧,这是隋代诗人薛道衡的思乡诗,读:

出示: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人日思归》

(2)这是诗仙李白的思乡诗,读:

出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3)你再瞧,这是诗圣杜甫的思亲诗,读:

出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4)同学们请再看,这是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思乡诗,读:

出示: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5)刚才几位都是古代的诗人,大家可千万别以为只有古人才会用诗来表达这种思念之情。我们现代人和古代人也是一样的,这种思乡的情感没有改变。这是现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诗,读——

出示: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乡愁》

三、再次吟诵,升华情感。

1、同学们,虽然我们不是诗人,但我们也拥有诗人一样的情怀。中秋时,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不能回家与我们团圆。此时此刻,让我们拨通他们的号码,话语里千万别忘了这句诗,读——

课件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2、重阳节,也许爷爷奶奶不和你们住在一起。此时此刻,让我们给他们打个温情电话,给他们送去我们的祝福,千言万语总少不了这句诗,读——

(课件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3、春节时,当人人都期盼着团团圆圆。你说,是不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懂得了这句诗,读——

课件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4、在这饱含浓浓思乡情的乐曲中,我们即将结束这节课的学习了。最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吧!

出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下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生活给我的启示
吹画趣课
小木船
我的课余生活
钓鱼
踩胯
小木船
照哈哈镜
小鸭子的故事
生活给我的启示
狮子和蚊子
有趣的鸭子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春节
学习踢足球
吹牛
“中国影响力”青年导演剧情短片创作季
锋驭“自驾中国”
预警方案不是防范社会性公共危机的“闸门”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
沃尔玛推出大卖场O2O服务平台“速购”
互联网+时代的汽车公关
不能让“恶搞”瓦解我们的文化认同
“核桃书记”走红背后的互联网营销整合系统
“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问题
高安琪:在线传播是未来趋势
“互联网+时代”传播行业的N种趋势
奔跑的力量,用艺术浸润品牌之美
党始终是中国改革的领导力量
公关公司如何应对“互联网+”
政府转变作风树立新形象
姜堰市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新集初中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检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江津区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联考试题及答案
龙山学校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黄冈市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顺河中心学校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肥东尚真实验中学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冲刺试题及答案(5)
新蔡县明英中学2010年-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浦江县前吴中学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邯郸志成学校1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延安市实验中学09-10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刘佐乡中学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