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4
《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3、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通过品读、感悟、交流,对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障碍进行诊断与矫治。
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基础性诊断
1、观看影片《开国大典》片段让学生仔细观察天安门的布局,指名学生口述。
师:想不想去游览一次?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游览天安门广场。
2、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优化新授
(一)、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先让学生通读一遍,注意读通读顺课文,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最宽广、最壮丽)
(二)、住重点词句,探究课文内容、语言表达
师:作者为了突出天安门广场最宽广、最壮丽的特点,主要写了天安门广场哪些景物和场景?
1、学习第二节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地方?
(2)、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3)、讨论理解:你觉得天安门怎样?是从哪看它的雄伟壮丽的?(相机理解:雕梁画栋,汉白玉、华表、蟠龙花纹、格外挺拔)(在此基础上还要抓住“红、黄、蓝”等词体会天安门的雄伟壮丽)
(4)、看图激情,师声情并茂介绍画面。
(5)、导读出对天安门广场的赞美。
2、学习第三节
(1)、小结第二节学法。
(2)、自学第三节。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3、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课文,注意理解“向往”“象征”。
(2)、思考:为什么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为什么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3)、观看影片《开国大典》片段。
(4)、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4、学习五、六节
(1)、读第五节,理解“曙光、晨曦、雄姿、旭日”等词。
(2)、指名读,思考:“升旗仪式”什么时候举行?你怎么理解“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
(3)、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晨曦中天安门城楼的雄姿。
(4)、自由轻声读第六节。
思考:节日到来时,天安门广场怎么样?夜晚的天安门广场又是怎样?
(5)、幻灯出示“每当节日到来,天安门广场更是(),()。无数盆鲜花组成(),把广场装点得犹如()的大花园。入夜,(),(),天安门广场()。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与()辉映,()伴()齐飞,天安门广场()起来了。”
讨论填空,看图理解,所填词语。
(6)、指导朗读: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象,这么热闹的场面,你们心里感到怎样?
(指导读出欣喜、激动)
三、二次感知,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读第二节,相信大家必定还有收获。
2、自由读,边读边作记号,用“~~~~~”画出表示事物的词。用“——”画出表示方位转换的词。
3、汇报交流,师生总结。
(广场北端)天安门—(前)—金水河—(上)—金水桥—(两旁)—华表—(上面)—
4、小结方法。
告诉学生这是转换方法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我们写一处景物时通常要运用这种方法。
5、适时迁移,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现在大家现学现用,选择一处景物写一段话,同桌可以交流
(2)、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四、共同小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打鬼计划
- KFC神秘之旅
- 夏雨
- 游泳
- 钓鱼
- 莲花山
- 美丽的二七纪念塔
- 多彩的广场
- 吃烧烤
- 暑假多味汤
- 我的奶奶
- 校园的早晨
- 打篮球
- 深秋的早晨
- 我是一阵风
- 它想有个家
- 寂静山林 2014年4期
- 徐坦访谈 2014年1期
- 草书才情说
- 光荣的奖章
- 挑战进行时
- 反转基音 2014年1期
- 向非洲致敬
- 毛同强档案
- 抱瓮者说 2014年2期
- 八闽艺史 2014年3期
- 节日西班牙
- 大墙之魂 2014年4期
- 不期而遇 2014年1期
- 春光移城 2014年4期
-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二
- 《雨后》的教学反思:聆听花开
-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让插图为学习抹上一层亮色
-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同课异构教学片断及评析
-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针锋相对”的课堂
- 《大禹治水》教后记 ——低年级解词策略
-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二
- 生命,在阅读中滋养——《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反思一
- 《雨后》教学反思2
- 《快乐的节日》教学反思2:快乐读书 自主探索
- 巧用多种辅助手段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 教学反思1
-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反思
-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