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4
《说勤奋》教学实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议论文的格式说一说勤奋的重要性。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与以往学习的记叙文所不同的文章——议论文。(教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议论文与记叙文有什么不同吗?老师相信同学们打开课本后认真读一读就会明白的。
(点评:直接揭示课题,然后开门见山地指出本篇课文的体裁与以往课文的不同,让学生一目了然,明白本课的学习任务。)
师:同学们,你们需要多少时间来读课文?(学生说3分钟、5分钟、10分钟,最后统一为10分钟)(这时对学生提出要求,一是读方面,通过练习朗读要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长句要会破句;二是生字方面,要做到四会,会读、会写、会默、会理解,待会老师要来默写。)
生:读课文。
(教师巡回检查,特别注意上官志浪、范文杰等)。
时间到,让学生停下。
师:10分钟时间已经到了,有多少同学愿意来读一读。(举手的人只有十几个)没关系,我们练习得不多,能读的人先来试一试好吗?
生:读课文。
(读完后学生评价)
生:我觉得崔玲刚才读的时候太紧张了,所以速度太快了,但是她读得很流利。
生:她刚才读的时候,最后一句话读得不是太好,她把句子读破了。
师:崔玲,你能否找一位同学和你比一比,看看你是不是比他读得好。
生:我找符莉莎。
生:读课文。
读完后齐声鼓掌。
师:从大家的掌声中,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都觉得符莉莎读得不错。那你们现在愿意跟着符莉莎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吗?
生:愿意。(齐读课文)
师:不错,同学们课文读得都不错,下次要争取自己站起来朗读给全班同学听。
(点评:这一教学片断先让学生练习朗读课文,然后指名几位学生朗读课文,再是让全班学生齐读。这实际上是教师从全盘出发,先让学生读熟课文,在为引导学生探究议论文的格式铺垫蓄势。)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能否用一段完整的话来说一说勤奋为什么重要呢?
(只有两个人举手)
师;看来老师这处要求对于同学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没关系。同学们,其实议论文有一定的写法:摆出观点——举例证明——深化观点。那么这篇文章什么地方是观点?是什么观点?具体事例是什么?什么地方又是深化观点?
(马上又多了五、六位同学)
师:有好几位同学已知道了,我们就先请他们来说一说。
生:学生按照议论文的写法复述课文。
(能大概地把课文复述出来了,但是太简单。)
师:你们对他刚才的回答满意吗?他刚才的回答是不是能充分说明老师提的问题?
(好几位学生提出来觉得太简单,特别是举例证明部分太简单。)
师: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样说才好?事例部分能不能证明观点,也就是说明“勤奋的重要性”?老师先请一位同学来把事例部分复述一遍。
生:复述事例部分。(还不错)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的事例部分复述得怎么样?能不能证明勤奋的重要性?
生:都认为这位学生事例部分复述得很详细,能证明勤奋的重要性。
师:那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来完整地说一说勤奋的重要性,行了吗?
(明显地比刚才又多了五六位)
生:再一次复述课文。
(点评:学生对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教学片断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或者说通过教师的点拨能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补充、重组,对学习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自己悟出勤奋的重要性。)
师:老师看同学们课文都很熟了,那么课文的段落你是否试着来划分一下?
(生答略)
(点评:因为大多数学生在练读课文的时候很认真,再加上复述课文时几乎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因此这一环节就完全由学生来主导。学生的综合概括就取代传统教学教师的总结,“众人拾柴火焰高”。)
总评: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是学生不清楚学习的任务、目的,二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偏离了主题。作为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我个人认为,应直视学生,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及时、耐心地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讲解、示范来督促、评价学生,使学生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一片断的教学向我们呈现的便是教师耐心地组织学生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导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父亲
- 记忆中的老王
- 老师,您真好
- 我的妈妈
- 会“变脸”的爸爸
- 我的好朋友
- 当班长的滋味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难忘的老师
- 我们这群女孩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我的好朋友
- 八只手
- 永远的大树
- 我的好朋友
- 漫谈肖像漫画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相约博物馆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雨巷》教学设计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屈原的一生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