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九色鹿》教学设计二
一、导入新课
1、在我国甘肃省境内的敦煌莫高窟里,有许多画在墙上的画(课件出示)
看,这是有关《九色鹿》的壁画,它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的。动画片《九色鹿》、故事盒里的《九色鹿》都来自这个古老的神话的故事。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童话——《九色鹿》齐读课题
3、激趣:你们见过九色鹿吗?听过关于它的故事吗?
二、听故事
1.看画面,听故事:试着记住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学生听完后交流。板书:调达
三、听故事
1.指名试述故事,结合出示图示。
2.学生根据图示,同桌间讲述故事大意。
四、读故事
1.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词句你比较欣赏,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读《九色鹿》的故事。
2.结合交流,理解:
①它双角雪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引导体会九色鹿的漂亮可爱,并指导朗读。
师读句子,生闭眼想象,然后看图,再感情朗读。
②忽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入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引导体会情况十分危急,指导朗读,读出呼救的急促和情况的危急。
③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指导朗读。
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了,就进宫告密。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
比较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语言、神态,反复朗读体会)
④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忽然,乌鸦高声叫喊道:“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
乌鸦的话应该怎么读呢?大家自己读,体会体会再发言,要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快、高、急)
指名读,评议。
⑤九色鹿非常生气,指着调达说:“陛下,你知道吗?正是这个小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道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九色鹿对国王的话又该怎么读呢?
自读、体会、交流(非常生气)
指名读。(“他发誓永不暴露”和“谁知道他竟然见利忘义”重读。)
⑥国王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
理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指导朗读:稍慢、庄重。
3.学习了这则故事之后,老师想让大家用上一些词语形容九色鹿或调达的行为,你们会用哪些词呢?
( )的九色鹿
( )的调达
4.《九色鹿》的故事一定激起了你的爱恨之情,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五、演故事
1.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而落水人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最后受到了惩罚,让我们一起再来好好读读这个民间故事。
分角色朗读:(戴头饰表演)九色鹿、调达、乌鸦叙述
情到:眼睛有神情,面布有表情,声音有感情。
心到:不仅仅是思考,还要有想象,在脑子里再现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自己联想到的画面。
2.选择画面配音。
同学们都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爱想象的人都是有很大的创造力的,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大胆想象,创造写出更多更好的童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穿衣比赛
- 第一场雪
- 猪宝宝泡温泉
- 拔河比赛
- 小熊的自行车
- 小柳树和小枣树
- 独自在家
- 一场大雨
- 小羊过桥
- 夏天的雨和雪
- 期中语文考试
- 我的玩具小首饰
- 泡茶
- 雷雨
- 空调
-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 云背景下的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 基于改进层次法的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主体选择评价
- 大学数学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
- 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 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分析
-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挑战与应对
- 质量屋中相关关系确定的灰关联方法及应用
-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 基于SWOT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陶瓷砖的工艺研究
-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分析
- 浅谈大数据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学卷
-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
-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三)试题及答案
-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4_正确使用词语
- 台湾高考国文命题旨趣
- 中考作文审题
-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试题及答案
-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一)试题及答案
-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 高考语文:考纲有变化须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