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三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6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三

教学内容 天火之谜 教学目标 基本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综合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收集的资料、老师提供的资料读懂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
4、能根据图片提示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
发展目标:
1、激发学生立志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收集课外信息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复述风筝实验经过 媒体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1、读题后提问: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天火是指什么?为什么说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呢?
2、天火之谜到底指的是什么?
3、引读: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那么这个谜是怎样被富兰克林解开的呢?(板书:富兰克林 解开) 1、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复习上一堂课的相关学习内容。
2、背诵老师引读的内容“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 上堂课已经学习了第1自然段,在复习中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雷暴在人们心目中的可怕程度,为下文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第3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并相机板书:早就观察、大胆推测、决定实验。
3、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自然段,哪些地方自己能够读懂,哪些地方还不理解?读的时候,可以用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来帮助理解,不理解的做上记号,等会儿我们一起讨论。
4、指名学生说说不懂的问题。并相机组织学生讨论、朗读课文。
(1)你们真的了解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之间的相似之处吗?你怎么知道的?引出:老师收集到了这样三份资料,从这些资料中,你就会有新的发现。这些资料能帮你说明问题吗?引读,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2)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值得奇怪,但在当时却令人难以相信。人们为什么要取笑他呢?出示取笑的一段话,你能联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吗?齐读这一段话。他们会怎样取笑富兰克林呢?
过渡: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板书“风筝实验”) 1、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概括这一节的意思。
2、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或联系自己收集的课外资料读懂课文,不理解的做上记号
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和解决自己或同学提出来的问题。
4、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不断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学习这一自然段时, 先从整体上了解这一自然段的意思,然后运用读懂课文的方法自己学习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的本领

重点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课外资料进行积极的信息处理过程,理解课文内容,在讨论理解的过程中相机指导朗读课文。 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课外收集到的资料来理解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教师收集到了一段动画,请同学们看仔细了,或许可以解开你心中的疑问。
3、看了这一段动画,你又知道了什么?
4、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吗?相机讨论、指导朗读。
(1)做这次实验的条件有哪些?
(2)为什么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就说明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3)指导读两个感叹句:第一句要读出有惊奇发现的心情,最后三个感叹句要读出他成功的喜悦。
(4)让学生联系课文和补充课外资料,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
5、这一段写得很精彩,同学们能够把“风筝实验”的经过复述出来吗?出示多幅图片,让学生练习复述。
6、指名学生复述课文第4自然段。
7、如果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复述就更加生动,谁来? 1、学生自学课文第4自然段,理解有关语句,不理解地方做上记号。
2、观看动画,理解课文。
3、讨论理解同学当中不理解的地方,深入理解课文。
4、体会富兰克林在实验过程中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

5、对照图片练习复述课文。 学习这一重点小节,以读懂课文、朗读课文、体会思想、复述课文贯穿,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复述是课文后的要求,即是编者的意图,一改通过文字提示指导学生复述,而是在观看动画的基础上并辅之以多幅图片指导学生复述。 学习第5自然段 1、“风筝实验”成功了,这个实验也证实了富兰克林先前的推测――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板书:证实推测)
2、联系上下文想想看,做成功了“风筝实验”在当时的影响有多大?(相机板书:震惊世界) 1、知道实验的结论。
2、说说做成功了“风筝实验”在当时的影响。 通过想象,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风筝实验”对当时影响以及富兰克林所作出的贡献。 学习第6自然段 1、雷暴就是大规模的放电现象,这是个震惊世界的发现,但富兰克林并没有沉醉于自己的成功之中,而是继续不懈地努力,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2、避雷针有什么作用呢? 1、齐读第6自然段。
2、说说避雷针的作用。 在朗读中理解课文的意思,感悟富兰克林在科学上的不懈精神。 对照板书总结课文 1、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2、出示富兰克林简单生平和其它发明介绍资料。
3、拓展作业:
(1)课外阅读《富兰克林传》;
(2)搜集关于避雷针的课外资料,说说避雷针是怎样避免雷击从而保护建筑物的? 1、了解富兰克林的生平和其它发明创造。
2、课外完成作业。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板书设计 25、天火之谜 富兰克林 早就观察 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
解 开 风筝实验 证实推测 震惊世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熊的自行车
夏天的雨和雪
穿衣比赛
雷雨
泡茶
空调
第一场雪
独自在家
我的玩具小首饰
拔河比赛
一场大雨
猪宝宝泡温泉
小柳树和小枣树
期中语文考试
小羊过桥
质量屋中相关关系确定的灰关联方法及应用
大学数学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陶瓷砖的工艺研究
基于改进层次法的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主体选择评价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挑战与应对
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分析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云背景下的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基于SWOT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分析
浅谈大数据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三)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学卷
台湾高考国文命题旨趣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4_正确使用词语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一)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试题及答案
中考作文审题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高考语文:考纲有变化须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