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8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片断,进一步一会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就会充满希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3、感悟读书方法,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 1、精读课文片段,理解重点词句。2、探究文中运用数据的内涵,体会人物品格。教学难点感受谈迁与厄运抗争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明确学习目标1、教师出示谈迁图片,导:图中的人物就是谈迁。(板书谈迁)2、教师:题目《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有两个词语和谈迁的一生息息相关,是哪两个词语呢?(学生反馈:厄运、信念)3、教师:“厄运”是什么意思?(学生反馈)你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4、教师小结:初读课文,凭借字典帮助理解是个好读书方法,但要真正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还得深入地品读课文……
二、探究“信念”,领悟读书方法1、导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点出谈迁信念的句子。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句子。“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扪的明史。”3、教师:默读这个句子,思考:句中哪两个词语概括了谈迁的志向?4、指名反馈。(编写明史)5、教师小结:你们看,通过抓句中的关键词语我们把一个长句变得简短,很快却弄懂了句子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谈迁立志编写明史。6、教师:谈迁为什么要编写明史呢?再仔细地读一读这句话。7、指名反馈。(因为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所以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扪的明史)8、教师小结:同学们,可见只要认真读书,就能弄清楚句子中词语间的联系。9、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明史》是一部怎样的书?(记载明朝历史的书)谁知道明朝的历史有多少年?有几代皇帝?(教师展示资料,介绍明史)10、教师:从这些资料中,我们感受到谈迁立下的这个志向怎么样?(大)11、教师小结:是啊,明史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共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谈迁的志向真大啊!我们理解句子内容,不仅要抓词,还得找词语背后的资料,借助资料帮助理解。12、教师导读这句话,引导学生读出对谈迁的敬佩。
三、理解“厄运”,明白数据作用1、教师出示朱熹读书方法,导读:读书要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我们继续用这个方法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谈迁遭受的厄运是什么?“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2、指名反馈。(一天夜里,小偷溜进谈迁家头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国榷》愿稿是值钱的财物,接把整个竹箱偷走了。)3、教师:面对谈迁如此悲惨的厄运,作者感慨万千,谁来读这句话。(教师出示下列词语)“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4、教师导:谈迁丢的是一本书,而作者为什么说他丢的是20多年的心血呢?(指名反馈,教师出示句子)“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5、教师:静下心来再读一读这一句子,想一想:从数据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时间长、很辛苦、一直在做、不停地奋斗)6、教师: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契而不舍)8、教师小结:是啊,一部《国榷》花去了谈迁20多年的时间。时间漫长,谈迁的家境又很贫寒,他是怎么做的呢?9、指名反馈,教师出示句子。“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10、抓住“一点”“一百”的数量对比以及“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11、引导学生用词替换,体会谈迁的艰辛。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大量 成千上万12、引导学生想象:谈迁遇到什么困难呢?(也许……)13、教师指导读出20多年的长:为此信念,谈迁足足做了20多年。(学生读:20多年)14、教师:从其他数字,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地说,教师引导:6次说明谈迁很认真,50多岁体会到谈迁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500多万字体会到了编写明史的艰巨)15、引导学生把这些数字放入句子中,读中感悟,说体会。16、教师小结:同学们,这不《国榷》花了谈迁20多年的时间,然而在一夜间却化为乌有。谈迁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出示谈迁跪地悲泣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地说一说)17、教师:是啊,谈迁——(教师出示下面的句子)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不停流淌。”18、引导学生想象:他此时想什么呢?(学生联系上下文,说一说)19、教师利用叙事的方式小结,导:锯史料记载,谈迁当时高呼——(教师出示句子:“吾手尚在,宁遂已乎!”)20、指导学生喊出谈迁顽强的意志。21、教师引读: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的信念。22、教师出示立志的名言,学生读一读。23、教师小结:谈迁就是这样的人……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题目。(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后来他有是怎么奋斗的呢?……
四、 体验“奋斗”,再感人物品格;1、要求学生读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数量的词语。2、指名反馈。(4年、59岁、104卷、500万字)3、教师引导学生计算:说说四年中,谈迁做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数字间的关系进行计算,体会到谈迁把一天的时间作六、七天来用,一天要写 字)4、教师:这样地工作,我们称他为——(学生:废寝忘食、争分夺秒、昼夜不分、马不停蹄……)他要和——(学生:时间赛跑、自己的生命赛跑)。5、教师:后来的几年他又干了什么呢?请看录象。(播放谈迁风餐露宿、上门拜访等画面)6、指名反馈:你体会到了什么?(辛苦、被拒之门外,也不放弃……)7、教师小结,引导想象:谈迁历经了千辛万苦,也许 ;也许 ;也许 。(指名想象说)8、教师小结:……他放弃了吗?(没有)……他放弃了吗?(没有)……他放弃了吗?(没有)。这就是“信念”。信念……9、教师: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详实、精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10、教师启发学生分散思维:面对谈迁,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激发学生对谈迁的钦佩)五、拓展激励,体会做人真谛1、教师以故事的方式串联一下列名人克服厄运的故事。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3、教师最后总结,激励学生,启迪学生做人。
附板书设计: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谈迁20多年 4年6次 奋斗 59岁50多岁 几年500多万 104卷——500万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学
- 我的母亲
- 我的爸爸
- 同学之间
- 我的母亲
- 我的母亲
- 我的奶奶
- 我的爸爸
- 我的爸爸
- 我的外婆
- 我的好外公
- 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 我们班的书法大王
- 考试之后的我
- 我尊敬的一个人
- 相约博物馆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漫谈肖像漫画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屈原的一生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雨巷》教学设计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钱谷融:谈周朴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