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4
《放飞蜻蜓》说课稿
《放飞蜻蜓》是小学语文国标本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讲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过人物具体明白的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中了解有关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代的谆谆教导。是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的好教材。根据新课标对中年段孩子的要求以及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了解他们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其中目标1、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蜻蜓的资料,为上课做好准备。
我预设用2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我安排三个环节,
首先我直接板题,让学生读完课题根据课题质疑。
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完成1、标好自然段2、画出文中到生字的词语3、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们自己评价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指导学生读准确这些字的读音:前鼻音“贞、蚊”后鼻音“舌、蝇、抢”,调整的tiao,露水的lu。
在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后,用质疑讨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知道课文讲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简单介绍陶行知)见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并放飞蜻蜓的事。
第三个环节,最后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的习字册
2、读课文
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本课时我将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安排复习回顾、探究自悟、拓展延伸三个环节以期达到让学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的目标。
第一个环节复习回顾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探究自悟
课文的2-10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我以“在陶行知和小朋友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相机板书陶行知)这一问题为切入点进入文本的学习,我将用充足的时间安排学生自读课文,圈圈画画,找出相关语句进行交流。我这样预设教学过程
第一步、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相关内容.
第二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第三步、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指名交流
第四步、评议,补充完善
第五步、请学生完整地,有条理地叙述蜻蜓的相关知识:相机板书:食物、尾巴、眼睛
第六步、教师总结
第七步、感悟朗读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
3、学生互相评议(人物的不同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4、学生在评议的基础上练读
5、感情朗读(读出人物不同的的语气)
第八、课文的第十一自然段写在陶行知的开导下,孩子们放飞蜻蜓。我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这部分,我这样预设教学过程。
1、让学生自读这一段,对文本有更深的了解。
2、自读,感悟:你读懂了什么?
3、讨论交流(理解孩子们放飞蜻蜓时的迫切心情)
4、引导学生用欣喜、赞叹的语气读好这一段。
5、自读感悟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在书上找出有关的词句)
6、讨论陶行知是个怎样的人。
7、教师归纳总结:陶行知是一个慈爱,有学问,尊重学生,懂得教育方法的大教育家
第九步、学生再读全文,加深感悟。
第十步、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
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找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组织学生结合问题查找资料,展开交流。)
板书放飞蜻蜓(陶行知)
(人类的朋友)食物尾巴眼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奶奶
- 我的同学
- 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 考试之后的我
- 我的母亲
- 我的母亲
- 我的爸爸
- 我们班的书法大王
- 我的爸爸
- 我的好外公
- 我尊敬的一个人
- 我的母亲
- 我的外婆
- 我的爸爸
- 同学之间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相约博物馆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漫谈肖像漫画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雨巷》教学设计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屈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