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1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三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槐乡去看一看。出示幻灯片:槐花槐乡五月是一个最美丽迷人的地方。板书:槐乡五月
2、当“槐乡五月‘这个课题映入你眼帘的时候,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些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
(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相机点拨。
(4)齐读生字词。
(5)听写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6、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最喜欢读文章的哪个地方。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读的地方,先读给同座的同学听,再读给大家听。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尽量能读出感情。
7、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看看文章中的哪些地方你读不懂。
三、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生字词语。
3、联系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中的哪几句话,你喜欢读?为什么?
①这两句话中有几个比喻句?分别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②读一读,你从这几个比喻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④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⑤齐读这句话,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
⑥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⑦怎样读,才能把这种体会给读出来。
(3)指名有感情地读第1自然段。
(4)齐读第1自然段。
2、导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可分几层?每层主要说什么?
(2)指名读第一层。
①这一层是写谁的?什么叫“傻乎乎”?小朋友为什么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呢?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槐花香气醉人。
(3)齐读第二层。
①这一层是写谁的?从这一层的描写中你知道槐乡的孩子还具有什么特点吗?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5)齐读第2自然段。
3、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自由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看看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导读第4自然段。
(1)齐读这一自然段。
(2)联系课文内容回答: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其什么作用?
二、总结课文
1、教师小结:槐花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装扮孩子并让孩子大饱口福的花,槐乡孩子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孩子,是纯朴可爱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与槐乡孩子融为一体,写花又写人,真切自然地抒发出作者对槐乡五月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
三、作业练习
1、按课文后第四题的要求,照样子写重叠词。
2、练习背诵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妹妹
- 我的朋友
- 我最敬佩的人——尼古拉特斯拉
- 我
- 老师的……
-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 我的妈妈
- 我的妈妈
- 这就是我
- 我最崇拜的人
- 奶奶回来了
- 我的父亲
- 母爱无私
- 妈妈的爱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乡音悠悠述爱意 乡愁浓浓作诗情
- 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
- 在兼收并蓄中推动唢呐专业音乐的发展
- 理论、教学与创作的三重对位
- 在田野上收获文化的思考
- 千花未放妍 一曲独自新
- 湘江边飞来幸福鸟
- 合唱与现代城镇社区文化精神的构建
- 高甲戏传统曲牌的结构原则研究
- 怀念周巍峙同志
- 跨族群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
- 文化传播 视听盛宴
- 缅怀导师周老巍峙
- 加拉米安小提琴教学思想范式:一个专亚教学实践应用
- 第三届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研讨会综述
-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 呼唤具有审美特质的散文教学
- 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 不要淡忘了课改的使命
-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译文
- 语文教学的三种课型
- 高考作文逼你做假把式的人生哲学家
- 关注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 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的理论观照——评《母语教材研究》
- 教学设计要根据文体特点
- 浅谈执教《共同的家》教学感悟
- 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 鲁迅反对给孩子读《狂人日记》及《呐喊》
- 2008年高考语文备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