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2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课文2-4节,教学有关的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迷路)你能不能帮帮她?
2、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导:想不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接下去我们一起自学一下课文,大家把生字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自学课文。
三、自学检查
(一)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二)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我们分清南方和北方。
1、出示图,说说你知道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课文是怎么写的?从这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
(1)学习第二节。
A、教学生字“影”。
B、理解词“忠实的向导”,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并说说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2)学习第三节(引:如果是在晚上,我们怎么来辨别方向呢?)
A、你学懂了哪几个生字,教学生字“盏”“永”“闯”。
B、说说什么是“指路灯”?为什么说它是指路灯?
C、介绍北极星。
(3)学习第四节
A、理解字词“碰、稠、稀”。
B、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
四、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节。
2、小结:现在你能不能帮帮这个小姑娘?如果在晴天的中午——,如果在晚上——,如果在雨天——。
3、指导书写“导,盏,永,稀,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仿照课文段落,写一写自己所知道的天然指南针。
2、知道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说说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1、说说你知道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怎样用它辨别方向?完成练习。
(1)中午的时候,太阳所在位置是()方,地上的树影所指的方向是()方。
(2)在晚上,北极星永远指着()方。
(3)在树林里,树叶稠的一面是()方,树叶稀的一面是()方。
2、齐读课文2-4段。
二、请小朋友们,再自由读一读课文2-4小节,说说这几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怎么写的?
提示: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先说明是什么指南针,然后说怎么样利用它来识别方向。)
三、拓展题
导:你能不能仿照课文段落,也学着用课文的方法向大家来介绍一种天然的指南针。
2、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出示句式,仿说。)
(1)自由说,可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写一写。(作业本题7)
(4)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一,五节。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了以后知道了什么。
2、交流:
A、与第一节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B、说说自己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理解。知道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知道自己也应该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
3、指导朗读1,5两小节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病
- 妈妈是个大侦探
- 这样做就对了
- 吃烤肉
- 农家小院
- 快乐的教师节
- 欢度国庆节
- 逛街
- 买桃树
- 地下画廊游记
- 开心的“六一”节
- 妈妈教我洗衣服
- 我把蝌蚪送回家
- 国庆礼物——一辆家庭共享型迷你自行车
- 游航空博物馆
- 完善中国税法教学与研究之建议
- 税法的公平与效率
- 国债法律制度的完善——浅议我国国债立法
- 试论我国税收司法实践中的问题
- 对政府投资领域的思考
-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问题及对策
- 从发展公用事业角度谈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
- 简析税法的脱法性
- 2000年财政货币政策取向
- 简论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 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理论推进我国财政改革
- 实行体制创新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 财税法教学对税收法治建设的推动作用
- 略论纳税人的退还请求权
- 让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闪光──《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与体会
- 《孔子拜师》词语理解
-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 学习与做人──《孔子拜师》教后反思
- 《孔子拜师》近反义词
- 《孔子拜师》形近字组词
- 孔子性格
- 老子传奇
- 《孔子拜师》同音字组词
- 关于老子的民间故事
- 《孔子拜师》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孔子拜师》多音字组词
- 曲阜掌故
- 孔子的教育生涯
- 《孔子拜师》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