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2
《卢沟桥烽火》教学设计一(学生活动单)
5《卢沟桥烽火》第一课时活动单
【学习目标】
时 间
日 寇
我 军
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3. 各组就所圈画的具体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并展示朗读。
要做到: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表情丰富,可加上适当的动作。
活动三:讲述事变经过,铭刻历史史实。
1.对照表格,练习讲述事变经过。
2.组内互相练习讲述事变经过。
3.各组推荐代表讲述事变经过。
⒋ 评议,给讲述精彩的小组加分。
【检测反馈】
1. 填空。
年 月 日深夜,一支 的日本军队 摸到卢沟桥,借口 ,遭到守桥的中国士兵 。 的日军就向中国军队开火,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第二天凌晨,日军炮轰宛平县城,又遭到中国军队的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又称“ ”。它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2.填上合适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①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 向卢沟桥 来。从所填写的词语可以看出日本军队 ,带有 的感情色彩。
②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 向卢沟桥 。所填写的词语表现了我国守军 ,带有 的感情色彩。
5《卢沟桥烽火》第三课时活动单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情怀。
【活动方案】
活动一:学习6-8自然段,感受全国军民的爱国情怀。
1. 默读课文6-8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全国军民爱国热情的语句。
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确定小组展示方式。
3. 各组汇报朗读。
活动二:了解事变意义,讲述英雄故事。
1. 自由朗读最后一段。
2. 在八年抗战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组内说说课余自己从课外书中读到或从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
3. 小组推荐代表讲述英雄故事。
【检测反馈】
1.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在电文中还会说什么?补充下面句子。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
⒉ 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分类摘抄下来,并任选两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描写敌军的:
描写我军的:
其 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朋友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八只手
- 我们这群女孩
- 难忘的老师
- 我的父亲
- 我的好朋友
- 老师,您真好
- 我的妈妈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会“变脸”的爸爸
- 当班长的滋味
- 永远的大树
- 我的好朋友
- 记忆中的老王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相约博物馆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漫谈肖像漫画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雨巷》教学设计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屈原的一生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