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5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山泉·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①把教材当作例子,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四年级下学期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挖掘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生长点。
②以人为本,遵循常态下学生的一般阅读规律。
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引领学生在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中,主动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认识的深化,兴趣的拓展。
④回归朴实的语文课堂,让学生行进在语言的基石上。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进一步明确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3.继续练习抓关键词句,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能力。4.体会人物语言引用的方法,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5.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1.继续练习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把握人物的特点,感受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能力。2.体会人物语言引用的方法,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教学难点:整体感悟文字间的内在联系。对人物形象迅速准确的把握,对浸透其间的感情真切体会,对蕴含的道理深刻感受。第一课时一、揭示学习内容。二、初步接触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中心。三、简要介绍人物。图片、生平、成就。四、引导练读课文。1.引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也是理解课文的基础。2.学生自由练读。3让学生自己说说练读方法与目标。4.抽样检查练读情况。让学生自己确定抽样方案。5.学生再次回报阅读收获。6.引导: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五、梳理课文板块。、教师不作分段提示,让学生自己琢磨出课文板块。一般把课文分成三段。六、品读最后一节。1.挑战读。2.以采访挑战成功者的方式,让学生练习采访,并感悟读书方法。3.教师引领,提升学习方法:品词析句,读懂课文最后一节。哪些词语最让你心动?为什么?
哪些句子最让你心动?为什么?4.小结:竺可桢的话鲜明地反应了他是一个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人;竺可桢的成就充分说明了只有通过长期、精确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这样一个道理。5.朗读并背诵最后一节。七、积累文中词语。八、指导书写生字。1、重点观察分析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2、钢笔描红。第二课时
一、激发研读兴趣。
1.抛出问题:有人说课文的最后一节可以去掉,你认为呢?
2.讨论解决思路。
3.引导学生寻找课文内容上的前后共同点。
4.引导得出结论。
二、品读第一大段。
1.分角色感情朗读。
2.评读。
3.引导抓关键词句品读课文,突出人物特点。
这段文字中最打动你心灵的词或句子又有哪些呢?
主要抓“您又来看花啦”中的“又”等词,课后练习4-1和“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两句话。
4.引导感悟人物语言引用的方法。
三、品读第二大段。
1.分角色感情朗读。
2.评读。
3.质疑:为何人物对话没有读错?
引导:记叙事情时。有时可以省去人物语言提示语。
比较一、二两大段中人物对话,体会记叙方法的多样性。
4.想象,给课文补充提示语。
5.练习抓关键词句品读课文,突出人物特点。
四、激发思考兴趣。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五、宽度拓展阅读。
1.快速阅读补充阅读资料《竺可桢的自然日记》,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第一次”,知道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加深对人物品质的感悟。
2.发动全班搜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举行一次故事会,了解名人故事,体味名人情操,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六、深度拓展阅读。
1.快速阅读补充阅读资料《詹天佑》,找出詹天佑与竺可桢的一个显著的共同之处,在重要处做上记号,感悟出一个道理。
2.交流:如果我们学会了长期、精确做事,那会怎么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记一次劳动
- 迎奥运,讲文明
- 试自行车
- 有趣的书
- 我的发现……
- 上学的路上
- 秋姑娘的魔棒
- 快乐的国庆节
- 危险八小时
- “六一”游园活动
- 故乡的橘子
- 下大雪了
- 我最感动的一件事
- 和爷爷一起钓鱼
- 快乐的动物园
- 高等教育教学设计方案研究
- 关于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命题作文水平的探索
- 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及作用
- 探讨中职计算机课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 软件工程专业《数字逻辑》全英文授课的体会
- 2015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小学生体质因素分析
-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及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
- 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探索
- 中职数学课教学改革探讨
- 探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效能的思考
- 谈如何成为优秀的工科中职学生
- 基于生本教育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的有效教学研究
- 高中美术课程中的素描讲解技巧
- 16青山不老教案C案
- 青山不老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 阅读:林业英雄、全国劳模马永顺
- 青山不老教学片段赏析
- 青山不老-教案5
- 青山不老-教案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反思、点评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
- 16青山不老教案A案
- 青山不老教案
- 16青山不老教案B案
- 青山不老-教案
- 16 青 山 不 老之教材分析
- 16青山不老测试题
- 青山不老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