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3
永远的白衣战士(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重点理解文章4~7自然段,充分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精神,学习人物品质。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品读语句,体会人物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3、借助媒体创设情感场,让学生入情入境,体情悟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主要显示文章的重要段落)
动画课件(以相关音乐做背景,以叶欣的一些照片、雕塑和生平事迹作为主画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播放课件)激情导入:2003年,非典肆虐!全世界人民都陷入极度恐慌之中。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次没有退路的决斗!就在这场战争中,叶欣离我们远去了!许多人纷纷通过网络向她表示哀悼和怀念,有一位网友这样说:
“轻轻的,您走了,留下的,是沉甸甸的悲痛;慢慢的,您倒下了,树立起来的,是人们对您的敬重。为人、为妻、为母,责任虽重,可白衣战士的职责,却胜过自己的生命。47岁,瞬间即逝,叶欣,走好,请一路走好,您将永远活在百姓心中。”
在网上,这样感人的话语还有很多,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着,为什么人们对叶欣表示出如此深刻的怀念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分析人物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一句高度概括叶欣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的比喻句。
2、出示: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 -----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指名学生朗读这句话。
3、同学们,叶欣工作的性质可以用这句话中的三个词语。出示: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来谈谈你对这三个词语的理解吧!指导朗读好这三个词语再读读这句。
4、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要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课文。下面请大家拿起语文书,读读课文2-7节,看看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叶欣工作的“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上标记。
5、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做标记。
6、交流。
7、叶欣是一位护士长,护士的职责是护理病人,那为什么说她的工作具有高风险性呢?
8、“为了……倒下。”从这两句话中你能了解“非典”这种疾病的特点吗?(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9、是的,“非典“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非典期间,几乎所有的人都“谈非色变”,如果到疫区(如北京、广州)去走一趟,回到家乡要被隔离一周,不能与任何人接触,多可怕的病魔哪!但是叶欣是怎样对待“非典”病人的呢?
10、出示“原有……脱离了危险。”师读第一句,显示“叶欣……抢救中去”请认真读读红色字部分,从中能体会到叶欣工作的高风险吗?
11、再读读这段话,除了能体会到叶欣工作的高风险,你还能体会到什么?(高强度、高效率)
12、你能通过读把叶欣工作的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表现出来吗?练读,指名读,齐读。
13、在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下,叶欣高强度、高效率地抢救着病人,那么,在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下,叶欣又是怎样对待同事的呢?
14、出示“面对死亡……心甘情愿”。
15、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说)——指名读好这句话,齐读。
16、从叶欣这么斩钉截铁的话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17、课文除了描写了叶欣的语言,还通过描写哪些方面来反映叶欣的光辉形象的?(行动、心理)
18、指导读好这段话。
19、在“非典”面前,叶欣把安全和健康留给了病人、给了同事,而把危险和疾病留给了自己,她是烈火中的真金,疾风中的劲草!然而,她又是怎样对待家人的呢?
20、出示“随着……电话”。同学们,家人为什么要打电话给叶欣?可叶欣为什么拒听电话呢?叶欣是一名护士长,从2月8日起,她就身先士卒地开始加班,2月8日到3月3日这段时间,她身先士卒地干什么?
21、那么,在3月4日~3月25日这段时间内,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7、8自然段,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引读第八自然段,同学们,假如你是曾经被叶欣关在门外的同事,假如你是曾经被叶欣拒听电话的家人,假如你是曾经受过叶欣照顾的病人,此时此刻你想对叶欣说些什么呢?
22、叶欣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那为什么说叶欣是永远的白衣战士呢?课文怎么写的?读读第1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23、叶欣的微笑是永恒的,她给予人们的关切和抚慰也让人永世难忘,可这样就能称得上战士了吗?你又是怎么理解“战士”的?
24、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近了叶欣阿姨,感受了她平凡而又伟大的灵魂,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说,让我们再一次回顾叶欣阿姨的生平事迹,(播放课件:以感人的音乐为背景,出示叶欣的生平介绍等)边看边想想你想对叶欣阿姨说的话。(网上献花献词)
25、花圈如海,泪水如雨,叶欣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白衣战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母亲
- 考试之后的我
- 我的爸爸
- 我的母亲
- 我们班的书法大王
- 我的外婆
- 我的奶奶
- 我的母亲
- 我的爸爸
- 我的同学
- 我尊敬的一个人
- 我的好外公
- 同学之间
- 我的爸爸
- 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 相约博物馆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漫谈肖像漫画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屈原的一生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雨巷》教学设计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