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 设计理念

《郑和远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由于学生对历史比较疏远,知识积累不够,要让学生真正感受郑和这一伟人,感知郑和远航的伟大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依托文本,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亲近课文,走近郑和,走进历史,努力追求着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双赢。

我以《郑和远航》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基点:先立足文本,抓住重点,然后超越文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最后再回归文本,深入理解郑和远航的意义。这堂课的出发点是课本,回归点也是课本,超越文本是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接近文本。课上以疑导学,激发兴趣,再以趣激情;课后以情促趣,引导学生课外学习,拓展深化。通过“读”与“写”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二、 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郑和远航(生读题)

让我们跨越时空界限,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生);让我们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郑和远航(生)。

二、 了解历史地位,感受航海之最。

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书上这句话给郑和远航以高度评价:

(1)出示句子“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来,一起读!

(2)理解“顶峰” “什么是顶峰?”(山的最高点)

“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地位高,独一无二)

(3)质疑过渡: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

2、学习规模大

(1) 自由地读1—3自然段,圈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读一读。

(2) 交流(指说)相机出示“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先进的仪器。”师红显数字,渲染宝船的大“让我们来想象一下,以我们所在的这幢教学楼来作比,宝船大概有这么大:两个五层楼叠起来的高,两幢教学楼连起来那么长,三座教学楼那么宽!我们全校一千多名师生都可以乘坐在这一艘宝船上!宝船的雄伟壮观由此可见一斑!”

(3) 指导朗读:谁来读出宝船的雄伟壮观?

指名读(规模之大,仪器之先进,真不愧是宝船呀!)

(如果你能把这些数字读好,宝船的气势肯定会更雄伟!)

(呀,你读出了心中的赞叹!)

(4) 六十多艘宝船,多庞大的航海队伍啊!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船只随行!他们分工明确:(出示其他船只图片)有负责装载粮食的粮船,有运输淡水的水船,有拴马匹的坐船……总共二百多艘!(此处最好再扣到文中“像一条巨龙”这句话)上面载有二万七千多人,(引读)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

3、时间长

(1) 规模确实非常庞大!(板书:规模之大)那时间到底有多长呢?快速浏览文章。

(2) 指名交流:1405至1433年,达7次

(3) 历时28年,多达7次,这么长时间,(板书:时间之长)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出示第六节)让我们由衷的赞叹!(生齐读)

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在返回途中以身殉职,病逝于古里,再也没有回到祖国!让我们带着怀念之情再读!

4、范围广

(1) 郑和下西洋到底到了哪些地方?范围有多广呢?(板书:范围之广)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介绍。

(2) 播放录象

三、 学习航海过程,感受郑和其人。

1、 友好交往

(1) 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那么都进行了哪些交往呢?请大家阅读文章第四节,然后用简洁的话来说一说。

(2) 指名交流(互赠礼物,商品交易)

(3) 出示“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个个惊叹不已。”再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 小结: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绝无侵略扩张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出示“郑和出使,促进了……友好往来。”)齐读

2、 战胜风险

(1) 成功的背后,道路是坎坷的。速读第五节,想想航行中都遇到了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克服的?

(2) 交流(风浪,海盗)

(3)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和是怎样与风浪搏斗的?

出示“在大海上,……化险为夷。”

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

男同学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女同学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此处,老师应极力渲染风浪之险恶,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风浪的恐怖,从而深刻地体会到郑和的智勇双全)

有这样镇定自若,大智大勇的领导者,还惧怕什么?让风浪来得更猛烈些吧!齐读

(4) 引读“智擒海盗”这一句

(5) 小结:在漫漫的航途上,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齐读“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开阔了眼界。”

3、 总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确确实实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板书: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整齐而响亮地齐读最后一段。

四、 升华情感

1、出示郑和图像。从古至今,许多名人都高度赞誉过他。旁显梁启超诗作,师生齐读。

2、让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来赞一赞郑和和这段历史!老师课前也准备了一首小诗。(屏显)师配乐朗诵“天记得你,海记得你;山唱着你,海唱着你。七下西洋美名扬,六百春秋长流芳。”

3、相信大家有比老师更好的方式,更美的语言,请大家思考一下,写在书上。

4、交流

5、总结: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光辉的历史——郑和远航!

五、 作业

点击《郑和远航》专题学习网站,去了解更多这位英雄,这段历史。

六、 板书

规模之大

郑和远航 时间之长 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范围之广

推荐理由:解读文本,巧用中心段落引领,打破原文结构,目标明确,问题开发,激起学生思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问候
遥望童年
最后的一课
傻瓜的故事
海棠树
美在课余
母亲我想对你说
做自己的预言家
场景描写雨
传递真情
也许真的是我错了
这里有友情
樱花雨极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
感恩春晖
轩轩在成长,邹市明也在成长
论乔托绘画艺术中的图式关系
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竞业禁止条款的不足与完善
开放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
浅谈中国学术评价的SCI现象成因与解决方法
殒身不恤的义
智能化技术在药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分析
风险社会理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意义分析
契合设计在包装实践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班级管理宿舍化策略探究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问题研究
遇见喀什 读懂喀什
新形势下检察干警理想信念教育问题浅议
论歌剧宣叙调的学习中练唱伴奏的重要性
学生怕考试吗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二百四十快乐的理由
立足生活,真实作文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几种训练方法[内蒙论文一等奖]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二百二十七月光真好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二百五十一浮躁的春天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二百五十二春雨的色彩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二百五十四爱是什么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二百五十五等待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二百五十幸福在哪里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二百四十九感动就好
把学生的问题当问题,哪怕是很平常的问题没的读音——没的读音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二百四十一爱的魅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跳水》一课中杆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