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9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简解]: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过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就是其中的一个,它足以令世人骄傲。课文《郑和远航》主要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我国古代出色的航海技术。像这样大规模的航海,是历史上所罕见的,那课文是怎么来记叙这样的事件的呢?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至五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郑和率船队第一次航行的情况。第六至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曾七次远航,为促进我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贡献。课文第一部分可以分为三层:第一至三自然段为第一层,写1405年7月11日,在苏州府刘家河码头,郑和受皇帝派遣,第一次率船队出使西洋时的壮观场面。(扬帆起航)第四自然段为第二层,写郑和与所到的亚非各国人民进行了友好交往。(友好交往)第五自然段为第三层,写郑和在航行中多次战胜狂风巨浪和海盗袭击等凶险。(化险为夷)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通课文,分清条理,能讲述课文大意,知道课文详写第一次航海经历,略写后六次。明确中心段落。

[重点难点]:

读通课文,分清条理,能讲述课文大意,知道课文详写第一次航海经历,略写后六次。明确中心段落。

[设计理念]:明确高年段学习目标,不逾越,不饱胀,认真落实好第一课时目标。强化初读,引导把握课文大意。

[设计思路]:导入,初识郑和——初读,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再读,理清条理——回归整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出示郑和图片。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郑和?

2、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郑和下西洋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郑和远航》。在郑和右边板书:远航。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简单出示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情况。

练读词语。(出示)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镇定自若、雄伟壮观、奔腾咆哮、波峰浪谷、码头、仪器、派遣、双手抱拳、赠送、撕裂、范围

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

“扶老携幼”借助场景描绘。

“惊叹不已”迁移旧知识,练习说话。

“镇定自若”“雄伟壮观”观察插图理解。

3、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用心去读读这些词语,你的脑子里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来呢?(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

再读这组词语,读出你脑海中的画面来,读出画面的气势。

类似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吗?

这就是学习,不仅能正确的读出,还能读出画面,还能想到同类的其他词语。但,学习,还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还要把词语放回到课文里,这样就能把词语学活了。谁能回忆刚才你读到的课文,告诉大家,这组词语在文中是描述什么的?(西洋的险恶)

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写西洋的险恶的呢?谁来读读这段话。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

读了这段话,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西洋的险恶,除了风浪的险恶,还有什么险恶?

再读读这组词语。

4、指名读。(雄伟壮观、浩浩荡荡、破浪西行)这组词语在文中又是描述什么的?

文中哪个自然段是直接写郑和的宝船船队的呢?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生读,评价。

读了这段描写,郑和的宝船船队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规模宏大)

规模宏大:是一般的大吗?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引导用上第二组词语中的雄伟壮观和浩浩荡荡。

读出这种气势来。

5、观察文中的插图,说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四、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郑和七次下西洋课文主要写了哪一次?能把课文分成两段吗?

1、反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意义深远。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

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

3、组织反馈。

五、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速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引导概括,第一次远航,其他几次远航,远航意义。)

2、强调远航意义。

3、谁能在黑板板书的提示下,用简洁的话来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

扬帆起航

郑和远航 第一次 友好交往

战胜凶险

共有七次远航,意义深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找春天
有趣的作文课
放风筝
礼物
说说我自己
日记
美丽的晚霞
日记两则
日记
日记两则
老虎石
我去找春天
美丽的春天
吹泡泡
新媒体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设计研究
武林、武侠,武之梦
关于当前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几点体会
浅析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对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实施规范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浅议
试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与逻辑路径
多功能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试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遵义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逻辑关系探究
浅析晚清“中国牛津运动”的爱国思潮
医学研究生党建工作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论席勒审美教育思想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启示
高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7)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8)
启黄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姜堰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南昌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答案
南昌市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答案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贺兰一中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
贺兰一中2010-2011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棠下镇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9)
苏教版201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2月份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6)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