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0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地震来临的一刻,用书上的一个词语也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一刻。2.什么是生死攸关?(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生死攸关的一刻就是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的一刻,那时候,谭老师作出了怎样的抉择?让我们回到那灰暗的一天。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引读“天空阴沉沉的。”这段是自然环境描写,短短六个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读老师的话。
2.自读第4-7自然段,找出些地震情况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到了什么?
(1)(引导学生体会情况的紧急和危险,谭老师的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等,从而让学生体会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2)第五自然段“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意味着许多房屋倒塌了,谭老师他们的楼房也即将垮塌
(3)“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下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换个意思表达。
(4)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5)在最后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是怎么做的呢?(抓住动词)他完全可以自己也躲到课桌下,但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最后生死攸关的时刻谭老师又一次作出了最后的抉择,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学生!
(6)“地动山摇”体会到什么?连读。
(7)读第七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什么心情?朗读表现出来。
(8).谭千秋老师遇难了,齐读“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小结:真爱无痕,大爱无私,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在求生的本能面前,他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三.学习第三部分1.自读8-10自然段,谁的话语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带着感情读一读。2.遇到自然灾害躲避,是人的本能,是什么让这一个普通的老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超越了本能,选择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举动呢?在12自然段中找一找。(爱与责任)3.读11自然段,体会到什么感情?有感情地读一读。4.人们赞颂他——让我们也用自己的笔来赞颂一下这位普通而伟大的人民教师吧!
四.学生练笔1.学生练笔2.交流
五.总结谭千秋老师走了,可他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永远感动着人们,其实,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人怀抱着爱与责任无私地关爱我们,在我们享受着老师、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与责任的同时,让我们也感念他们,用我们的爱与责任回报他们。
板书:1. 最后的姿势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爱与责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秋天
- 美丽的湖
- 冬之曲
- 我爱秋天的校园
- 游武夷山
- 美,在秋天的江滨公园
- 秋之夜
- 风景这边独好
- 喂鸭子
- 我们的校园
- 美啊,漳州的中山公园
- 我爱秋天的果园
- 四季的美
- 秋天的校园
- 厦门游记
- 返乡:治愈思念的解药
- 互联网造车 造互联网车
- 摇摇椅变动物园
- 哈苏皴染的水墨中国
- 又一个美国哲学博士去修摩托车了
- 别处:哀伤的不回家的人
- 潘绥铭X旅伴
- 手腕上的重口味
- 唯情人与巧克力 可独一无二
- 鱼缸里的立体水墨画
- 彭晓辉X旅伴
- Carmen Lozar 玻璃打造的童话世界
- Christien Starkenburg 环保乐活“慢木头”
- Barbara Visser 最“随便”的办公室
- Joshua Renouf 每天早上咖啡叫你起床
- 《天窗》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探究识字方法拓宽启蒙识字途径 教案教学设计
- 28孔明借箭 教案教学设计
- 第二单元《翠鸟》 教案教学设计
- 27凡卡 教案教学设计
- 五年级(s版)黄帝 教案教学设计
- 五年级(s版)天窗 教案教学设计
- 左公柳 教案教学设计
- 老舍《猫》 教案教学设计
- 《柳笛和榆钱》 教案教学设计
- 孔子 教案教学设计
- 五年级(s版)唐玄奘西行取经 教案教学设计
- 五年级(s版)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百花园一》 教案教学设计
- 《猫》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