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出文入言觅书香

出文入言觅书香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出文入言觅书香

讲“言”是为了讲“文”,而讲“文”能促进讲“言”,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的两部分,具体落实到教学中就是看学生的需要,看学生的求知欲。我认为,根据学生实际和文章特点,“言”与“文”的关系至少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处理:

1、“文”中带“言”。

大多文章在语言上不是太难,完全可以在探究这个问题中结合注释、工具书顺带解决其中一些语言问题。更重要的是,立足在“文”,可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2、 “文”前释“言”。

这 “言”是指直接构成阅读障碍的“言”,是指不预先予以解释就直接影响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些词句,而并非指文中的所有词句。学习文言文之前,集中释“言”,往往是针对于难词难句较多而注释不多或不够的文章而言。课前,由学生或教师提出难解词句,师生共同予以解决。

3、 “文”后结“言”。

对于一些词句浅显的文章,可以先解决“文”这一层面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集中归纳总结一些有价值的较常见的语言现象。对一些词语不影响对“文”的理解,可以在采取第一种方法处理好“文”的问题之后,再有选择地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这些语言现象,以便以后触类旁通。

不同的文言文有不同的特点,对文与言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文言知识较多、语句较难理解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疏通文意上,对于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立足于鉴赏人文精神和思想性方面。

有些文言作品情感充沛,如《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感情真挚,情感丰富,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至真至诚的忠孝之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文章情感切入,一下子抓住学生,从情感上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那么接下来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了。

有些文言作品文学性较强,教学时要把重心放在品味作者优美的文采,感受作者真挚的情感上。如《滕王阁序》,辞藻华丽,情感充沛,文采斐然。作品体现出唐代文人开阔的胸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生命意识,追求功业,积极入世的时代精神,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联系同时代的诗人,联系同类作品体会所谓的盛唐气象。

有些文言作品思辨性较强,如《六国论》、《过秦论》,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突出思维训练。结合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学生如何选取论据,如何进行论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拔河比赛
一场大雨
第一场雪
空调
小柳树和小枣树
穿衣比赛
独自在家
小羊过桥
夏天的雨和雪
我的玩具小首饰
雷雨
泡茶
猪宝宝泡温泉
小熊的自行车
期中语文考试
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挑战与应对
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大学数学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
基于SWOT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浅谈大数据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云背景下的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质量屋中相关关系确定的灰关联方法及应用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陶瓷砖的工艺研究
基于改进层次法的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主体选择评价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中考作文审题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一)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学卷
高考语文:考纲有变化须积极应对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4_正确使用词语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三)试题及答案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试题及答案
台湾高考国文命题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