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坏孩子”“坏”得精彩
有些老师,很迷信语法。语法之为“法”,顾名思义,应该是普遍的规律,规律就能类推,一通百通。但是,汉语语法研究还没有达到可以类推的实用的程度。
大家都知道,数词“二”,和“两”是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说,“二元”,“两元”,意思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只能说“十二”,却不能说“十两”?要是从语法上来讲,可能是复杂到令人头晕。又如,可以说,“冷得很”,也可以说“冷极了”,但是,却不能说“冷得极了”。
叫语法学家来说,肯定又是很纷纭的。但是,我们写作根本不会产生这样的困扰。因为有母语的“语感”,光凭感觉就解决了。许多问题,如脱离语感,迷信语法,就可能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
我在美国大学讲课,每逢下结论,有些英语句子在语法上没有把握,就问学生:“语法上有没有问题啊?”学生答曰:“英语语法,你们中国人最精通,我们美国人不懂。”
初中语文课本上有泰戈尔的《金色花》。说是一个孩子在妈妈看书的时候,变成一朵花,给妈妈捣乱。妈妈念完了书,他又变成孩子,出现妈妈面前,妈妈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个“坏”字,很精彩。如果用语法分析,“坏孩子”是修饰结构,从修辞上来说,连比喻都没有。
并不能说明它的妙处。其实,这个“坏”字并不完全是“坏”的意思。要欣赏这个“坏”字,用得着一个方法叫做“替换法”。就是用同样性质的词语替代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坏”字,的字典意义是负面的,但是,从上下文来说却有好的、疼爱的意思,但是,用“好”字去替代:“你到哪里去了,我的好孩子!”或者,“你到哪里去了,我可爱的孩子!”显然不行。因为,这里还有嗔怪,渗透着欣赏的意味,如果把它加进去“你到哪里去了,我的调皮鬼孩子!”还是不够味。因为其中,还有终于看到孩子时的喜悦和故作生气的姿态,所有这一切结合在一起,充满着疼爱的感情。但是,如果改成:“你到哪里去了,我的心肝宝贝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我的乖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我的傻孩子。
”显然,都不如这个坏孩子的“坏”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特殊默契。这一切都在语感之中,光凭语法修辞分析,是说不清其中的奥妙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空调
- 一场大雨
- 猪宝宝泡温泉
- 期中语文考试
- 拔河比赛
- 小柳树和小枣树
- 独自在家
- 小熊的自行车
- 小羊过桥
- 第一场雪
- 我的玩具小首饰
- 穿衣比赛
- 雷雨
- 夏天的雨和雪
- 泡茶
- 云背景下的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 浅谈大数据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 基于SWOT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陶瓷砖的工艺研究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 大学数学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
- 基于改进层次法的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主体选择评价
-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分析
- 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分析
-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挑战与应对
- 质量屋中相关关系确定的灰关联方法及应用
- 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一)试题及答案
-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4_正确使用词语
- 中考作文审题
-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三)试题及答案
-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学卷
-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 台湾高考国文命题旨趣
-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试题及答案
-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
- 高考语文:考纲有变化须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