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9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案例反思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主题独特、语言清新、文质兼美的叙事性记叙文。课文通过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整篇文章围绕了一个“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对于这样一篇感情真挚、意蕴深远的美文,教学中我力求以读代讲,读悟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加强积累,并抓住文章特点,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基于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培养想象能力,对文章的难点部分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联系生活实际,突破对“‘给’,永远的‘拿’愉快”的理解。
一、抓文章主线,读中感悟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情感和课文中的主人公有机融为一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
“‘给’永远比‘拿’愉快”是文章的一条主线。“栽花赏花”是本文情感河流的源头,10岁的儿子就像刚播种的花草苗儿嫩嫩的、纯洁可爱,他顾不上休息,在小岛上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不仅给小岛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更是他深爱父亲的体现,小小年纪就懂得把美好的鲜花留给别人,这种情感很值得学生细细品味。对文中表达的深刻情感,教师的讲解往往显得苍白乏力,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在读中去体验,读中去感悟。如“赏花”部分,我让学生想象当高尔基站在院子里时,看着满院的花草,他的心情会怎样?谁能通过朗读来体现高尔基现在的愉快心情及满足感?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评价,最后全班齐读。在学生不断的练习中,高尔基愉快的心情及满足感自然而然地就出现在了学生的朗读声中了。
二、挖掘空白点,读写结合
《课标》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曾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教学就是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为了体会儿子的这种爱父情结,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基于文章语言的基础上,大胆地展开想象。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语言训练:看着满院种下去的各种各样的花草,儿子的心里会说些什么。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对儿子爱父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语言中。美丽的鲜花在春风的吹拂下竞相开放,阵阵清香迎面扑来,不仅高尔基欣赏到了,同学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也似乎欣赏到了清香溢满园的鲜花。“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高尔基,看着满院的鲜花,你想对自己的儿子说些什么?”问题一出,学生话匣子打开了,父子亲情自然流淌。
接着我设计了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回信的练习,使学生通过写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展示实践的收获,这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随后我就进行拓展延伸,要他们联系实际,说说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上有关“爱的奉献”的事例,加深他们对课文中心的理解。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学生们的回答畅所欲言,滔滔不绝,例如有的同学就说:“庄某某学习不认真,老师您让我多督促他学习,现在他作业按时完成了,您有时还表扬他,看到他进步了,我心里也高兴。”……我知道,此时他们都已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主旨,体验到了“给”的快乐!
不足之处:
要学生们代高尔基的儿子回一封信时,我直接让学生写信,而没有跟他们一起回忆写信的格式,结果,很多同学交上来的小练笔,格式都不对,这是我的疏忽,以后的教学一定要再细致一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思绪如羽
- 未来的家乡
- 家乡的山
- 难忘的生日礼物
- 童年的回忆
- 令我感动的老爷爷
- 母爱无边
- 小河的自述
- 读《中国通史——唐史》有感
- 感谢母亲
- 静电的奥秘
- 爱心
- 买菜
- 可怜天下父母心
- 千金不换血娘子
- “医养融合”助推老有所养
- 空手而归的樵夫
- 哈哈哈哈哈,我要笑死了!
- 开宝箱,出美男
- 宪法凝聚共识
- 错案追责如何赢得法治转身
- 樵夫妙对惊秀才
- 罗莎琳:倔女孩赢天下
- 用制度保护实名举报人
- 金刚狼,最后一次
- 滚蛋吧!肿瘤君
- 孙茂芳:我给雷锋做广告
- 蜕化生新妙造佳景
- 景点错字大盘点
- 《火烧云》(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掌声 教案教学设计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聪明的华佗 教案教学设计
- 葛洲坝工地夜景 教案教学设计
- 乡下人家 教案教学设计
- 花潮 教案教学设计
- 看画识字真有趣 教案教学设计
- 《元帅和小棋手》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一条大蟒蛇 教案教学设计
- 《爱迪生救妈妈》 教案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 教案教学设计
- 杏儿熟了 教案教学设计
- 登山(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送小汽轮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