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5
寻求有效的课堂表演 ——谈《负荆请罪》的教学
课堂表演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文中的角色,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借助一定的道具用动作、神情、语言等手段,形象生动地表现故事情节的活动。今天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我就运用了课堂表演。
课堂表演要有明确的目标:安排本次表演的目的是活化教材,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显化内容,增加理解的深刻性。有了这样的思考,我和孩子们的工作中心就明确了。
课堂表演是以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为基础的。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剧本,不需要孩子去转化语言,编写剧本,相对来说这样的定位是没有问题的。表演前必须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了解第一幕讲述了蔺相如的门客不满蔺相如在廉颇面前表现的懦弱,蔺相如解释了自己不与廉颇计较的原因,第二幕讲的是廉颇明白蔺相如的良苦用心,背着荆条去蔺府登门谢罪的事。其次引导学生体会蕴涵,揣摩人物形象,把握好蔺相如、廉颇、韩勃各自的性格特点。没有文本感悟基础的表演是无根的表演,是非语文的表演。要处理好语言的感知与了解、感悟与表达、积累与运用之间的关系,既要有机统一,又要有所侧重,从而使课堂表演在融合训练的同时突出一两个能力的训练,以体现重点与一般的统一。
课堂表演要注意让全员参与。中午让所有的孩子先和合作伙伴选一选自己喜爱的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的台词,以“人人准备,随即亮相”、“一个演节目,人人当演员”、“少数人表演,全员做指导”的方法,让每个人参与,使课堂要成为全员发展的大舞台。
下午我带领孩子们一起开始了表演。除了台上的小演员,我们都成了观众,成了导演,成了评论家。
让学生在表演中不断感悟。
一开始的表演,是纯粹的课文朗读,发现孩子们读得很有感情,可惜没有表情;读得很认真,但没有真心。于是和孩子们一起担当导演,想一想怎么演呢?于是有人提出了增加动作,有人提出了适当改变台词,不要把心思放在背课文上,有人提出了应该把上午对课文的理解表演出来。
教室里再次热闹起来。其实我心里是很不安的,真担心,要是领导查岗,那我不成“猴王”了。
让学生在体悟中不断创新。
表演再次登台,这一次观众认真了,演员神气了,肢体语言,“自我”创新的口语,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加得太美妙了。
课堂表演是阅读教学的活化剂!理想的课堂活动犹如演习生命的探索,在这条追寻的路上,我们有责任引领孩子参与有效的课堂表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运动会
- 我爱苹果
- 我的“老师”
- 我家有只可爱又忠实的狗
- 沙漏
- 划船
- 众身一跃的“爱”
- 快乐的“五一节”
- 美丽日照--我的家
- 我很生气
- 有趣的扑克游戏
- 手中的阳光
- 帮妈妈洗衣服
- 骑自行车
- 蚂蚁也爱土豆饼
-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尝试
- 如何在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
- 教学中也要学会倾听
-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 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数学认知能力的策略研究
- 打开自行车的新世界
- 师爱无疆 师爱伟大
-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
- 根据幼儿的不同心理需要因材施教
-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性
- 幸福的爆米花儿
- 农村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浅析
- 改变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
- 《豆丁二人组》(3册)
- 复韵母ai ei ui
- 雪猴
- 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课时)
- 动物的互惠互助
- 火烧云
- 给予是快乐
- 17 苹果里的五角星
- 1、天安门广场
- 《望洞庭》教学设计及评价
- 动物园的晚上 第一课时
- 田忌赛马
- 我给江主席献花
- 观潮
- 田忌赛马
- 动物园的晚上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