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5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片段品评
师: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在用词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两名学生看了一眼课本,然后迅速举起了手,眼睛发亮)
师:李××和汪××的眼睛告诉老师“有情况”,没有发现的同学再轻声多读几遍。(紧接着,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
生:我发现这个句子用了四个“时而”,说明溪流是在不停地变化的。
生:我发现这个句子写溪流的变化时,用到了两组反义词:“宽—窄”和“缓—急”。
生:我也发现了这两对反义词,但我比他说得更具体:“宽”和“窄”是写溪流的形状变化,“缓”和“急”是写溪流速度的变化。
生:我们老家的小溪就是这样的,那水好清好清。
生:我外婆家在苏州的周庄,她家门前也有这样的一条小溪。
师:那这些小溪在流动时有没有声音啊?
生:(齐)有。
生:有好多种声音,可好听了。
师:金华的小溪跟我们老家的小溪一样,声音都非常好听。听——(师轻而慢地描摹)它在随着溪流的变化“时时变换调子”。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也用几个“时而”和几组反义词把你听到的小溪的声音描述一下呢?
(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在纸上写)
生1: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它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
生2: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它时而大,时而小,时而远,时而近。
生3: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它时而重,时而轻,时而快,时而慢。
生4:老师,可不可以用两个字的反义词?(老师赞许后)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它时而洪亮,时而清脆,时而单纯,时而杂乱。
生5:老师,我写的话比较多一些,能不能读一读?
师:当然可以。
生: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石缝间跌落的溪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溪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还有一些溪声忽高忽低,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溪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师:你让老师仿佛听到了不同的溪水在歌唱。让我们把叶圣陶爷爷的句子及刚才写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学生读得非常动情,读出了溪声的美妙动听。)
【评】此处所析句子,虽不是文章的第一重点,但不失为训练语文能力的优质资源。本节课上,教师抓住“溪声时时变换调子”这一文本资源,精心设计拓展练习,既是对文本的有效解读,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体悟语言文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遣词达意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在“美妙动听的溪声”中得到升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凶猛而又幽默的爸爸
- 要爱护眼睛
- 我的新作文书
- 向游乐园挑战
- 秋游青春公园
- 我的爸爸
- 我的同学
- 我有一个不错的爸爸
- 给我印象最深的同学
- 我的好伙伴
- 回忆录
- 妈妈,你辛苦了
- 我的爸爸
- 我
- 美丽四季
- 无法呼吸的时刻
-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景点导游词的英译
- 让酒香扶起倦怠的灵魂
- 收获片刻的心灵安定
- 那些走过的弯路和爱错的人
- 一抹俏朱红,六月初长成
- 郁金香延长花期的几点措施
- 你等的人不是我
- 马来西亚民俗研究
- 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比翼双飞
- 月亮上的雪人
- 站着写作的海明威
- 云南春兰奇蝶花欣赏之一
- 洛阳古城旅游演艺开发模式探究
- 七种颜色的伦敦火车站
- 白素云:从2007年高考看2008年高考古代散文备考
- “人性”与“奴性”之间的“陈情”
- 记叙文开头十法
- 一次美的洗礼——《春》的教学案例
- 语文优质课比赛课堂实录《雷雨》
- 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改革思考
- 《故乡的榕树》“一课多型”教学设计
-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评价标准的探讨
- 小学生挑战课文的逻辑性和真实性
- 使用实验教材的几个误区与应对策略
- 《陈情表》课堂实录
- 鲁迅小说的解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 《前赤壁赋》赏析
-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 javascript:;